……he_zr始终都不可能明白,单纯的投资在哪怕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也一定会发生。他把投资当作了剥削的前提,并“进而区分出”了所谓的“投资人”角色。
he_zr始终想不通,投资为什么必然和剥削联系在一起,因为他始终不能跳出来看到投资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剥削。
剥削的必要前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对这个生产资料私有权的暴力维护及其无限扩张。剥削的充分前提是在必要前提实现下,通过这个必要前提来占有他人劳动的成果。
he_zr看不到,交换过程中无法进行剥削,剥削一定只能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这个人把流通领域的生产经营和市场上的交换行为混淆在了一起,以为投资获取收益被马克思误当作了剥削。可笑的是,他无论如何都看不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就反复论证了市场上的交换过程中无法进行任何剥削,剥削只能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he_zr满脑子庸俗经济学那套投资人投资购买劳动力推动生产经营从而创造财富的陈词滥调。这个人始终看不到在生产经营中如果只有投资人出资和劳动力进行交换,那么劳动力的出卖者如果只付出出资人的出资的那个价值,出资人将出资多少,拿回多少。而这个出资多少就拿回多少的重复举动绝对不会是出资人想要的事情。所以,除非劳动力能给出超过出资人出资的价值,否则没有人愿意成为投资人。
当然,我们的he_zr知道凭他那种顶风都臭八百里的经济学水平,抬出投资人的投资来妄图反驳剥削理论也太可笑了。他要紧把经理人抬出来,混在投资人一起放到前面当挡箭牌。
我们的he_zr当然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的结算中都是给自己开工资的。他们的每一份劳动都按照边际理论所贡献的那样得到工资。
在he_zr那里,私营业主的工资和投资收入是分不清楚的,因为在一个自己投资做老板,而不雇佣任何其他人的老板那里,的确不存在对他人的剥削。这不是因为剥削的必要条件不存在,而是因为剥削的充分条件不存在。对于he_zr来说,这太难理解了。但是,只要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是被雇佣者,那么剥削就一定存在。
一个工厂主可以投资过亿元,但开始生产的第一个月只获取50万的产值,而其中30万用于支付工资,其中又有3万是支付给自己的工资。扣除其它各项经营成本和费用后利润值为负数,但只要被雇佣劳动力提供的价值超过了用于支付的工资所代表的价值,那么剥削依然存在。利润上负数所表示的亏损只不过是个别资本承担了其它资本盈利的牺牲而已。我们的he_zr可能永远无法用全社会的眼光来看待资本的运行,从而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个别资本的投资出现账面亏损,对于这个个别资本来说,亦仍然进行了剥削。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00:46
如果资本家是靠“私有权的暴力维护”这个前提来剥削的,资本家何必还搞生产这么麻烦,直接使用刺刀或枪杆子等暴力工具威逼和索取就行了。这时的资本家还叫“资本家”吗?这不是君王和强盗的行为吗?资本是暴力工具吗?你生活在火星上吧。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00:46
本人根本就没说“剥削”发生在交换过程,何来什么看不看到的问题?纯属无的放矢!恰恰相反,本人一贯声言,交换不产生多余的或新增的产品,劳资间的利益分配,交换环节完全可以省略掉。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00:46
你首先要搞清楚马克思所言的“价值”是什么东西,是工资价格,还是凝结在商品上抽象的劳动力耗费价值?价值和价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何来的什么比较大小?工人付出的是劳动力耗费价值,得到的是工资价格,两个不同量纲的事物怎么比较大小?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00:46
私营业主的工资也好,投资收入也罢,无一不是自己的收益,没有税费因素存在,当然就没必要去做这样区分。你自己设定雇佣或“私有权的暴力维护”作为“剥削”的前提,然后在自设的前提下去反驳别人,这不是自话自说,自我意淫是什么?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00:46
又是在不同量纲的事物上搞量上的区别。“劳动力提供的价值”,“工资所代表的价值”,劳动力所能提供的只有劳动力耗费,它的价值只能包含在产品中,是一种抽象意识。工资是货币价格,它所能代表的东西是变化不定的,不具备常量,根本无法对抽象意识进行定量对比,何来的什么“所代表的价值”?纯属臆想!
此外,5月工业数据也表现不佳。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增9.2%,比4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9%,比4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8个月来新低。“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表明目前实体经济仍旧低迷,生产经营活力不足,而PPI增速继续下降,反映出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企业还需要降价促销。”陈及说。
你不懂得投资行为本身是中性的,投资及其结果本身不存在所谓剥削。你就是把投资误以为是剥削的原因,所以推论出有投资就有剥削。或者我可以说,你是企图把投资拉进剥削的原因中来,试图用投资在经济循环中的必然性证明剥削的合理性。不过,你没有黑格尔的逻辑水平。
别忘记了,不是资本家在搞生产,而是劳动阶级在生产劳动。资本家作为剥削阶级是不生产的。
资本家不必然从一开始就进行暴力。资本家也没有那个实力从一开始就动用暴力。原本在一个地球上一切资源都是共有的世界里,不存在所谓雇佣阶级和被雇佣阶级。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政治暴力就是必然的和必须的,没有暴力,资本家的任何利益都休想保住哪怕一分钟。
如果对于劳资间的利益分配,交换过程可以省略掉,那么你就真的才是生活在火星上。恰恰只有通过交换,剥削的本质才被掩盖了起来。表面上,资本家出资,劳动阶级出劳力,一切好像都是公平交换而已。但这只是庸俗经济学的表象而已。既然你已经承认剥削不发生在交换过程中,那么剥削在经济循环过程中就更无处躲藏了。
蠢话连篇:钢铁是用吨计算其重量的,发动机用推力和油耗等参数衡量其性能,这些都和价格有什么关系?都是完全不同的量纲,如何到了经济学中成为可以比较大小的东西?如果在你那里只有价格,那么请问,货币的价格是什么?
你那点财务知识就不要拿出来说了,你更白给了。资本家为了避税,所以给自己开工资?那么太简单了,全部的企业都开高工资,不就全部避税了吗?为了避税,那么把工资开到这样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恰好等于需要缴交税金的利润额出现的那一点上。这个计算在会计上是非常容易的。天下所有的会计师水平都不如你的数学水平?
真有才!只要不存在税费因素,投资收入和工资收入对于私营业主来说没有区分?在穆勒那里,自耕农都比你明白他自己一年的纯收益必须扣除补偿原始的耕种资料和自己的劳动耗费后才算有纯收益。你不会连自耕农模型里面,自耕农甚至不参加社会交换都不知道吧?——其实你也不知道。
工资是货币价格?真是蠢话!工资完全可以是任何一种物质表现形态。工资所代表的东西是变化不定的,不具备常量?——是啊,在你he_zr那里,货币所代表的东西是一个常量!全部经济学——哪怕是庸俗经济学——都要被你推翻了。
我们在哪里需要谈到折旧和分批抵扣了?你有没有点财务知识啊?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19:00
你不仅阅读能力低下,而且还具有QJ犯的逻辑,你从本人什么地方得出“误以为”投资是“剥削”的原因?你搞不清就搞不清,还要装出一副“读懂”的架势,以证明你具有什么什么逻辑水平,真是可笑至极。
那你就针对资本家仅为投资人的身份进行反驳,“不生产”也就没有直接参加生产组织的劳动,凭生产资料出借获利,属于“不劳而获”。是不是?若是,那么投资人获取的仅仅是货币,与产品没有发生任何联系,没有产品物质载体,何来“占有”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从而“剥削”工人?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19:00
看来你根本没有能力区分什么是资本家,什么是君王或奴隶主,把两者的身份和行为混为一谈。回去补习政治史和经济史再来发言。此外,如果“地球上一切资源都是共有的”,那么你的钓鱼岛为什么不让日本人“共有”?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19:00
交换过程可以省略,是针对分析劳资间利益分配的实质而言,而非否认交换过程的实际存在。你看不懂别人,只会在胡猜乱想。交换不新增产品,那么劳资间实质还是在生产环节各得到自己相应的部分,是分析的需要,这有什么好“掩盖”的?莫名其妙。资本家出资,工人出力,这不仅是表面如此,实质也是如此,何来的什么“庸俗”?又是莫名其妙。其次,本人从来没有承认过劳资间存在什么“剥削”,何来的“承认剥削不发生在交换过程”?那是你QJ犯的逻辑推理。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19:00
可见,货币价格只是与产品或使用价值发生联系,与劳动力耗费的价值意识毫无关系。马克思称资本家“占有价值”而“剥削”工人,而实际上资本家只是占有货币,对产品所包含的价值毫无兴趣和关系,何来的什么“占有价值”而“剥削”工人?至于价格是什么,可参阅本人的另外。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19:00
又在表现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生产组织者不区分投资收入和工资收入就等于不懂计算成本耗费,求不出纯收益?你使用的是什么逻辑呀?对于分析劳资间的利益分配,区分两者的收益部分就足够了,其余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常识你居然不知道?其实,你根本不知道。
he_zr 发表于 2013-6-13 19:00
自己愚蠢,还胡乱发问,自己还不自知。工资当然可以是实物形式,不仅限于货币,但人们分析是随着马克思采用的分析方法,即工人的收入是以货币的方式进行,哪来的什么否认其他形式?莫名其妙的发问。货币本身当然是常量,但货币不代表所交换的对象是常量,也是根据马克思所谓“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理论。什么“推翻”什么,又是莫名其妙。
投资开办工厂雇佣劳动力,最终获取的当然是货币,也只有通过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形式,才能使得所谓不劳而获,是马克思针对仅为出资人的资本家的批判,占有不属于自己劳动所得的行为不是“剥削理论”的基础是什么?曲解什么?归根到底我没有误解你对剥削理论的曲解咯?不然,何来不劳而获的说法?
价值增殖可行,否则,一家汽车工厂的老板获取无穷多的汽车只能会使得其所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在边际上”归为无穷小。
至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人,我已经在前面说明得很清楚了。通过购买风险来获取所谓的报酬,永远是一部分人之所得即另一部分人之所失,除非这个金融市场是完全以实业为支撑的。今天的中国属于前者,美国属于后者。
你分不清楚什么是康德所说的应然状态什么是黑格尔所说的必然状态,更不懂得马克思对两者的扬弃性论述,所以你根本不懂得经济学。还把什么钓鱼岛扯进来,真是好笑。
是啊,资本家出资,工人出力,天下太平。如果是平等交换,那么工人所出的力恰好补偿掉其全部产出,请问出资者获得什么?
一只椅子耗费木料0.3立方相当于原材料,工具为锯子一把,尺子一把,刨子一把。全部材料和工具由出资者提供,工人做好椅子后拿走了,因为椅子是其劳动的产物,出资者拿到什么?
如果取得木料和三样工具所耗费的劳动和用它们制作一只椅子的劳动完全相同,那么工人必须提供两张椅子或者相当于两张椅子的等价物来,其中一份给自己作为自己劳动的补偿,另一份相等的留给出资人。但是出资人还是没有取得利润,因为出资多少,收回多少,绝对不是出资人的目的。工人必须提供多余两张椅子的等价物来,其中相当于一张椅子的等价物留给自己,其余要留给出资人。
我们这里假设材料的提供和工具的提供是出资人完全靠自己劳动取得的。但也已经存在剥削。出资人自己不劳动,取得超过其出资等价物更多的价值,就一定存在剥削。
现在的问题是:出资人只提供一张椅子的原料如何制作超过两张的椅子呢?如果地球上的木料是公有的,那么工人就绝对不会提供制作超过两张以上椅子的劳动。因为工人只要一张满足自己需要的椅子,最多再提供补偿工具制作的劳动就可以了。出资人一定要把木料私有化,使得工人除非向出资人索要木料,否则无法取得木料。对于世界上每一件产品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划分,甚至可以将工具和原材料的所有者都细分开来。因此,出资者不通过劳动,仅仅凭借所有权占有他人劳动成为可能。
参阅你的另外?你的什么解释了货币的价格是什么?会写字吗?
划分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和所有制毫无关系。在公有制下,企业所得即全体劳动者所得,但私有制下,企业所得即资本家所得,和劳动者毫无关系。
又开始语无伦次了。请问自耕农那里,投资收益是什么呀?自耕农在进行第一轮劳动的时候,谁投资了什么东西?你难道不知道自耕农来到一片无主土地上的时候,第一把锄头都是自己制作的?他当然要补偿自己制作锄头的时间,但这就意味着自然环境已经“垫付”了他制作锄头时所必须提供给他的食物。如果说这里还有谁是投资者,那么提供自耕农制作锄头或者其它农具时候食物的自然环境就是投资人。
货币本身是常量?那么一张椅子也是常量咯?你真会发明你的数学啊。在你那里,什么是常量的定义?
我没有装疯卖傻,你不妨引用我的原话,说明我提到了折旧和分批抵扣嘛。你又指不出来,还叫我检查。
无论产品是多少张椅子,都不是劳动力一个要素的产物,是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要素的作用结果。劳动力拿走补偿部分,抵扣生产资料耗费部分,剩余部分为出资人所得,这不公平在哪?
he_zr 发表于 2013-6-14 01:24
既然不是劳动力一个要素所为,是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又承认出资人提供的生产资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那么这个生产资料“过去的劳动”不就跟劳动力一样在生产中进行特殊的“劳动”了吗?存在什么“剥削”,谁“剥削”谁了?
he_zr 发表于 2013-6-14 01:24
原来,所谓的“剥削”出在对生产对象,即原材料的私有上。那么这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而要追溯到私有财物通过什么方式私有的上面。如果是通过自己劳动所得交换得来的,现在出售给生产组织,那么他的“过去劳动”算不算加入到生产组织此刻的劳动中去了呢?如果算,那么他不也同样在劳动创造吗?还有谁不劳而获的“剥削”他人?
可见,货币价格只是与产品或使用价值发生联系,与劳动力耗费的价值意识毫无关系。马克思称资本家“占有价值”而“剥削”工人,而实际上资本家只是占有货币,对产品所包含的价值毫无兴趣和关系,何来的什么“占有价值”而“剥削”工人?至于价格是什么,可参阅本人的另外。
he_zr 发表于 2013-6-14 01:24
又在自话自说,胡比一通。无论个别劳动和协作劳动,成本耗费都可以计算出来,又没有人否认,你在东拉西扯什么。与其说别人“语无伦次”,还不如说你神经错乱。
he_zr 发表于 2013-6-14 01:24
货币与交换对象发生联系,如果维持金本位制,货币基本稳定一个标量,那么货币所交换的对象就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标量,是一个变量,随市场变化而不断改变。货币出现后,所有商品都通过货币作为中介进行交换,货币常量的地位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
he_zr 发表于 2013-6-14 01:24
“一个工厂主可以投资过亿元,但开始生产的第一个月只获取50万的产值”,就看这句话就行了。既然有“开始”,就必然存在“其后”,这总投资不是分批折旧或抵扣又是什么?
资本家进行劳动和资本家进行剥削并行不悖,可以发生在社会中的不同的人当中,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资本家开办工厂的每一份劳动都i必然是开具劳动报酬的。没有哪一家工厂的资本家在经营工厂的过程中不给自己的经营作为劳动开具工资。不了解这一点就是对工厂或者企业经营毫无所知。
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家必然在劳动所得以外凭借资本的所有权取得全部剩余价值。这个所谓剩余价值必然是扣除了全部工资以后才出现的余额。这个扣除的工资当中,当然包括扣除资本家自己的工资。
参阅马克思的《资本论》
劳资分配关系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至于经营过程则是只要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存在,就会延续下去的。分析方法有庸俗的和经典的之分,那种认为劳资分配就是永恒合理的分配属于庸俗方法
工人所得,在私有制资本主义经营条件下就是可变资本的补偿。剩余产品是扣除了不变资本于可变资本后的剩余价值。
恰恰相反,如果资本家参与劳动,那么只有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资本家才可以取得超过其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所得,否则,资本家的劳动只能取得他自己的工资,这个工资决定于其边际生产力,而每一个资本家都不会给自己开出少于自身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工资。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