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0-14 16:52:00的发言:如果你不愿意在这里说明,可以。
不过,我只有一个请求,请简单说明一下杨小凯在分析中的外生变量。
最终资源约束可能是劳动时间,自然资源存量。在新兴古典模型中,产品转换线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而不同的分工组织结构对应了不同的产品转换线,分工组织结构的演进,对应了不同产品转换线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结构的变化,是分工组织拓扑结构的变化而不是仅仅产品与消费数量变化。最高的产品转换线是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个边界对应于最高的分工水平。这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产品转换线与生产可能线重合在思想上根本不一致,新兴古典经济学着重于分析分工演进所导致的产品转换线的扩大,从而扩大总合生产力,不象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能力是外生假定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能够分析结构变迁对于总合生产力的影响。
其外生变量包括偏好参数、生产技术参数(主要专业化经济程度,报酬递增是常态)、资源禀赋等。外生变量光从类型上看,与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一样。但关健在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没有从一开始就假设厂商与消费者二分,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厂商是从模型之中内生的;生产技术系统不同,新兴古典经济学以专业化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作为其基本的技术特征描述方式;以劳动时间为主要资源禀赋约束,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偏好仍然采用与新古典经济学一样的效用函数。外生变量还包括一个交易效率参数,它一般由制度环境决定。
以下内容摘自本人的硕士毕业论文:《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比较研究》(此文比较研究了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激进主义发展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理论的不同特征,对于经济学专业学生迅速认识清各种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具有路线图作用。)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用交易效率系数来解释分工组织结构的变化,但是交易效率系数本身在新兴古典模型中却是外生参数,它由制度环境决定。同时,分工组织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一系列经济增长与发展现象。因此,我们把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思路总结如下:
用外生的制度环境来解释交易效率条件(体现在交易效率系数上面),制度环境的改进使得交易效率提高;而用交易条件或交易效率来解释分工组织结构,交易效率越高,均衡的分工水平越高;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在自由市场机制作用下,劳动分工演进就会发生;而分工组织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下面一系列经济增长与发展现象,这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现象在新兴古典经济学那里,都只是分工组织结构演进的不同侧面,是分工演进的伴生或共生现象。
劳动分工演进中的共生现象包括: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最优分工水平会上升,自给自足率下降;从而(1)生产力水平上升,技术水平上升,专业化水平上升,人均真实收入(效用)上升,人均消费量上升,(2)市场出现,市场种类数增加,市场需求与供给增加,市场容量增加,分工网络规模扩大、贸易品种类数增加,贸易额增加,每人贸易量上升,贸易化或商品化程度上升,职业模式多样化程度提高、生产集中度上升,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社区个数减少或每个社区人数增加,人与人之间依赖程度增加,(3)产品种类数增加,中间产品种类数增加,生产的迂回链条长度增加,(4)经济组织的拓朴结构会发生变化,专业化商人会出现,贸易结构多样化程度会增加,交易分层结构会出现,工业化发展,城市出现,城市化程度上升,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会出现,企业会出现,企业制度会越来越复杂,协调失灵的风险增加,保险业产生,(5)有效率的景气循环和失业会出现,货币会出现,货币制度趋于复杂,经济会出现增长,经济不断发展,(6)总的交易费用增加,内生交易费用增加,市场会确定最优的产权模糊化程度、最优的竞争程度、最优的预算软约束程度等等。
按照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思路,制度环境的改进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是最为重要的,这个结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结论是一样的。因此,杨小凯的理论加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就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杨小凯十分重视制度经济学的原因,并且杨小凯在他的《发展经济学》最后一章专门论述了宪政转轨对于经济转轨的重要性,宪政转轨是经济转轨的前提条件,就是由于宪政转轨能够有效避免国家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低交易效率。
除了交易效率对于均衡分工水平的决定作用外,新兴古典模型也表明,相对人口大小、相对口味(嗜好)、相对生产率、相对禀赋和交易效率在提高均衡的分工水平和生产率水平方面具有替代性。但是显然,用相对人口、相对嗜好、相对禀赋等方面的变化来解释均衡的分工水平与生产率没有用交易效率来解释更能阐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