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149 5
2013-06-24
这是2000年在中国科大举行的《复杂性科学和经济物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非公开)《中国管理科学》文章的核心,诸位看看是否为量化宽松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案?
“在市场容量不变情况下,微观上个体剩余商品能够实现剩余价值(通过竞争提高技术等方式),宏观上总体剩余商品则不能实现剩余价值,即供给总量》价值总量》需求总量。因此,要使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扩大市场容量,开拓利润空间,并使价值总量与实物总量相匹配,也即宏观平衡的基本要求是价值总量=实物总量,剩余价值率=积累率=增长率,利率=0是其内在的规律。剩余价值必须先被社会肯定,剩余商品才能被消费者消费。”
“面对过剩,“发行国债,扩大内需”,压倒多数的经济学家强烈呼吁,但滞胀的阴影挥之不去。“结构转换”又有人说——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都没有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消除过剩?
要克服商品过剩、经济衰退,首要的是排除障碍——过剩商品,其次要增加消费者收入,改善其预期。为此我们选择政策顺序如下:
①商品市场上买进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相对价格低的能储备商品,促进结构升级,开拓利润空间,由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实施(6万亿×1/3×1/2=1万亿,即社会剩余商品价值的1/2);商业银行加强对生产该类商品的龙头企业的信用支持;
②资本市场上买进债券,价值低估的龙头股股票,停止新股债券上市、央行公开市场业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24 13:25:01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的话,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产品的价格,从而可以提升消费的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4 13:26:54
guoqingchun 发表于 2013-6-24 13:25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的话,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升效率来降低产品的价格, ...
但债务清盘是不给这个时间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5 03:37:20
什么垃圾啊  

QE的理论文章有的是    看明白woodford的如下文章再出来叽歪


§  "The Zero Interest-Rate Bound and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with Gauti B. Eggertsson, revised June 2003. (pdf format) [Presented at the Brookings Panel on Economic Activity, March 2003.]

§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in a Liquidity Trap," with Gauti B. Eggertsson, September 2003. [Also available as NBER w.p. no. 9968. Updated version of Brookings paper, with additional discussion of Japan;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Overcoming Deflation and Revitalizing the Japanese Economy, ESRI, Tokyo, Sept. 18, 2003.]

§  "Optimal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in a Liquidity Trap," with Gauti B. Eggertsson, July 2004. (pdf format) [Published in NBER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acroeconomics 20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25 07:16:14
midi51 发表于 2013-6-25 03:37
什么垃圾啊  

QE的理论文章有的是    看明白woodford的如下文章再出来叽歪
这才是真正的垃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22 14:53:46
谢谢,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