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810 11
2007-10-18


几个月前,我瞎弄了一个《经济学第一难题》,是关于货币汇率的。这次,再搞一个难题出来,是关于贫富分化原因的。

假设地球上只有甲、乙两个人,甲是挖煤的,他平均一天能挖10斤煤;乙是织布的,他平均一天能织5尺布。他们都从1月1日干起,到了1月31日,甲共挖310斤煤,乙共织155尺布。

假如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不进行商品交换,那么,现在问:这时他们哪个富裕?

假如他们从1月1日起就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我们接着再来分析。他们进行商品交换时,必然要讨论出一个交换比例,例如1斤煤应该换几尺布。不管他们怎么讨论,最后必然会有一个结果,例如1斤煤换2尺布,或1尺布换5斤煤。当然,这个结果也不可能一直到底,中途也可能变动。现在我们就假设他们谈判的结果是:1斤煤换3尺布。那么按此比例进行交换,而且每天甲都用1斤煤换乙的3尺布,那么10天后,甲有90斤煤和30尺布,乙有10斤煤和20尺布。问:这个时候甲和乙哪个富裕?

由上面的内容,再问几个问题:

1 只有按照什么比例进行交换,他们之间才没有贫富?这个比例在实际交换中能否必然存在?

2小商品生产者(不包括资本家;包括生产商品粮的农民和从事其他生产的个体手工业者)之间的贫富是如何产生的?

3市场经济能否让所有人、所有地区、所有国家都富裕,不再有贫富分化?

4西方经济学(非马经济学)如何解释甲、乙的贫富原因?

5 通过这个例子,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18 10:23:00
nonsens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8 10:40:00

1、不存在富不富裕的问题,富裕通过比较和自身的心理感觉得出;

2、按比例交换也不是不存在贫富;按比例交换现实中不必然存在;

3、贫富源于效率的差异;

4、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异;

5、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论也讲效率,这里涉及到了马克思的双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资本论,第3卷)。以第二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整个社会分配给各个部门的时间A,各个部门的劳动时间B不能超过A,否则就会不被社会承认。也正是由于A、B之间的差异才导致了各个不部门的富裕程度不同(不含垄断);个体的贫富源于个体的效率和第二次的财富分配和有关制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8 10:43:00
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3:17:00
以下是引用andalis在2007-10-18 10:40:00的发言:

1、不存在富不富裕的问题,富裕通过比较和自身的心理感觉得出;

2、按比例交换也不是不存在贫富;按比例交换现实中不必然存在;

3、贫富源于效率的差异;

4、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异;

5、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论也讲效率,这里涉及到了马克思的双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资本论,第3卷)。以第二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整个社会分配给各个部门的时间A,各个部门的劳动时间B不能超过A,否则就会不被社会承认。也正是由于A、B之间的差异才导致了各个不部门的富裕程度不同(不含垄断);个体的贫富源于个体的效率和第二次的财富分配和有关制度。

1 你这个答案是针对哪个问题的?

2 现实中都是按某一比例进行交换的。

3 不同的产品之间不能比效率。例如自行车和电视机之间就不能比效率。只有相同产品之间才能比效率,例如甲电视机厂和乙电视机厂比效率。所以,效率的差异是造成同种商品生产者贫富差异的根源。

4 太笼统。

5 同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9 13:18: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5:18:00
市场经济并不造成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础——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以及人天生的秉赋造成了禀赋差异,而市场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运行吧了,其有可能表现的是扩大了这种差距。数理分析参见《马克思剥削与阶级的动态数理分析》作者: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 郭迪娜  邹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