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郁闷的是将包在学校就莫名其妙的丢了,直接损失惨重,更烦的是又要与我最怕的银行打交道了,不是因为不喜欢银行这个行业,不是因为对金融的排斥,仅仅因为怕银行服务的低效和质量。
我和同学说:“真是讨厌死中行服务员的态度了。”
同学说:“不对,有态度吗?根本就没有态度,还怎么评价好与坏。”
总共去了中行、工行、招行三家银行办理相关业务,下面我就就我的体会和大家进行以下分析和交流。
一、关于银行布局设置问题
首先我要申明的一点是:我是在中关村附近的这三家银行进行的业务办理。当走近中行时,直接感觉是一种与人的疏远感,进门迎面而来的没有服务的热情,只有紧张的布局,而且丝毫没有电视中那种金融业的高节奏感。而且有可能中行的主要客户类型,应该较工行而言,是针对一些相对比较大的客户,所以其给人的感觉相对疏远。再说中行,中行是平民银行,这也曾经是工行对自身业务的定位,走近去的第一感觉就是乱,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业务混杂在一起,让人只感觉压抑。另外这两个银行的大堂经理都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岗位,所以有很多人想进行业务咨询时,根本没有解决办法,甚至有的只好悻然离开。再说招行,走进去的第一感觉是一种专业精神,会让客户产生一种对银行本身的信任感。之后还没等你跨进大厅,已经有人问您需要什么服务,然后引导您做办理业务之前的所有工作,并为您取号。然后负责提醒客户下一个将为您办理了(而这点,中行和工行则是在叫号一次很短时间就叫下一个号)。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让人感觉到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再者招行的布局让人感觉到这就是一个专业的银行,宽敞的大厅设计,舒适的空间座位设计,还有各类杂志等。
二、关于银行服务质量
首先中行的银行职员,我不能评价他工作能力问题,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态度的话,那绝对是一个非职业人士的诠释。对于客户的服务不能站在客户角度的责任感,而且服务效率很低,不仅没有很好的利用窗口资源,而且在单个客户服务的时间上控制不太合理,在给客户解决问题时缺乏一定的职业精神。同样在工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这种问题,但我个人认为可能在高端客户上中行还可以,但在中低端客户这个大的资源库里,中行要比工行好一些。那让我们再看一下招商银行,可以说招商银行合理的安排,从运筹学的排队理论分析,达到了在现有条件的最优,而且招行职员的服务职业而相对效率高很多。能够做到在客户利益角度考虑问题。
三、关于中国银行业
我国通过近年对金融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让金融逐步迈上了市场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相继上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转型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以上提到的这个侧面就能反映一定地问题。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深圳。自成立以来,招商银行先后进行了四次增资扩股,并于2002年3月成功发行了15亿普通股,4月9日在上交所挂牌(股票代码:600036),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国际会计标准上市的公司。招商性质银行的上市相对原来四大国有银行有一定的优势,其在市场中竞争意识强,而国有银行长期的计划制已经让其丧失了一定的竞争意识,而在握看来这点似乎在短期内快速改变是很难的。四大银行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如何去改进,以期在未来我国逐渐开放的金融市场中能够应对随之而来躲挑战。如果其再不进行改制,其面临的将是更多市场份额和业务的丧失。
以上仅为我这几天在办理银行业务中的感受,可能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