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793 122
2013-07-20
马克思主义研究员余斌对抽象劳动定量问题的阐述(黄佶)

我一直以为网上那些胡搅蛮缠的匿名马克思捍卫者不过是一些小混混,正经以研究马克思为业的学者不会这么乱来。但最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余斌的对话,使我认识到:那些匿名混混中可能很多就是以研究马克思为业的学者。

下面是我和余斌就抽象劳动的定量问题的一组对话:

黄佶问:
  你的书的吹鼓手说:“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将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出来进比较,认为正是因为生产苹果和面包包含的劳动的价值量不同,才导致了两者价格的差异。”那你说说苹果和面包里的抽象劳动量怎么确定?

余斌答:当然由生产它们所消耗的抽象劳动的持续时间决定。

黄佶问:“抽象劳动的持续时间”怎么测算?

余斌答:买个钟,让幼儿园的阿姨教你怎么用。

黄佶问:工人的实际劳动时间就是抽象劳动时间?

余斌问:有什么问题吗?

黄佶答:没有问题。你终于证明自己是个无*了。

各位读者有问题吗?

余斌研究员致力于批判西方经济学价值论不能定量,但被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无法定量时,他就这样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劳动价值论的定量问题,堪称天才。
------------------
资料1:

有很多人问楼顶对话的出处,大家可以去新浪微博看:

http://weibo.com/2818346697/A05BPcOFr

能够看见内容不?我贴出来吧:

上海黄佶:回复@余斌批判:没有问题。你终于证明自己是个无*了。 (7月20日 06:59)
删除|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上海黄佶:回复@余斌批判:工人的实际劳动时间就是抽象劳动时间? (7月20日 06:55)
删除|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余斌批判:回复@上海黄佶:有什么问题吗? (7月20日 06:52)
举报|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余斌批判:回复@上海黄佶:买个钟,让幼儿园的阿姨教你怎么用。 (7月20日 06:50)
举报|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上海黄佶:回复@余斌批判:“抽象劳动的持续时间”怎么测算? (7月20日 06:46)
删除|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上海黄佶:回复@余斌批判:工人的劳动时间就是抽象劳动的量? (7月20日 06:44)
删除|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余斌批判:回复@上海黄佶:工人的劳动时间啊。你真是看不懂《资本论》啊。 (7月20日 06:41)
举报|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余斌批判:回复@上海黄佶:当然由生产它们所消耗的抽象劳动的持续时间决定。 (7月20日 06:40)
举报|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余斌批判:回复@上海黄佶:只有没有内在逻辑的你才会说漏嘴。从一开始你就漏了嘴。 (7月20日 06:34)
举报|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余斌批判:回复@上海黄佶:只要不把抽象劳动与抽象劳动的量混为一谈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7月20日 06:33)
举报| 查看对话| 回复 ◆◆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评论
.
上海黄佶:回复@余斌批判:你的书的吹鼓手说:“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将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出来进比较,认为正是因为生产苹果和面包包含的劳动的价值量不同,才导致了两者价格的差异。”那你说说苹果和面包里的抽象劳动量怎么确定? (7月20日 06:30)

------------------
资料2:

四、关于复杂劳动向简单劳动的还原问题

    关于复杂劳动向简单劳动的还原,西方学者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确切计量还原时的倍加系数。批评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异质劳动如何转化为同质劳动是劳动价值论首先面临的问题。这个转化(或者说还原)实际上要经历两个步骤:一是把劳动分工造成的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二是把复杂程度不同的抽象劳动还原为简单的抽象劳动。

他们认为,马克思对第一个步骤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劳动价值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但第二个步骤实际上也很重要,是关系到劳动价值论能否应用的关键,但马克思未能重视,甚至忽视了它。

他们的理由是:马克思分析劳动二重性用的篇幅大,而分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用的篇幅小,就是这些少许的论述也未能讲清楚如何确切地计量倍加系数,只是含糊地说依靠经验和凭借社会习惯。

但就是这个含糊的说法又被马克思推翻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24页上的脚注(18)中又否定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有区别的说法,说这种区别不过是一种单纯的幻想或只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在目前毫无现实意义的惯例;他还提到,偶然因素会把两种劳动互换位置。

马克思的这种论述使人无所适从:马克思在《机器和大工业》这一章中说,机器使劳动操作简单化,使传世的或需长期努力才能掌握的劳动技能变成小孩与妇女也能掌握的操作。这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在第224页脚注(18)中的话是他一贯的看法:即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深入,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这一差别已经越来越小。

这样读者不但无从得知究竟如何去计量还原时的倍加系数,就连这种还原的必要性也把握不住了。

(2)按工资率来确定倍加系数的做法及其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摘自“关于一个多世纪以来劳动价值论大论战的回顾与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20 07:19:3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08:09:53
余斌是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08:23:48
xihuaxian1972 发表于 2013-7-20 08:09
余斌是无*????
每个人可以根据上面的对话做独立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呵呵,这个余斌,水平咱就不作评价
不过,你要砸某些人的饭碗,能答应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0 11:16: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