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59 1
2007-10-27

踏寻一代宗师的足迹——我读狂生张五常(二)


二,一代宗师,经济狂人。看过张五常照片的人都会对他过目不忘的,因为他不仅性格非常有特点,而且长的也十分有特点,头发花白,爆炸式的,可是在全部白了,人老矣。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时代。现在的这个世界真让我搞不懂,很多人去把头发染成黄色或者其他颜色,甚至还故意烫弯曲,像快餐面一般,让人看到了之后不是想吃,而是反胃口。但是张老的自然的发型却让人觉得很有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想并不是因为张五常很有名,李白就给出了答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美永远是最美的,正如他在文章说的那样,不管写什么文章,别做作,别用华丽的辞藻去掩饰,写出根本的东西就可以了。做人其实跟做学问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如果刻意的去模仿,倒显得有东施效颦之嫌了。
其实,不光是他的外貌可以让我们记忆深刻,他的学术成果同样让我们佩服。想当年一部《佃农理论》,轰动学界,而且当时的范围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这个不缺乏经济学家的地方。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成绩可以说明他不愧时一代宗师。如今已经70高龄的他,仍然壮心不已,非常关注中国的情况,写了大量的文章,经常写,坚持写,在香港大学教书育人。当然人们提起他,通常都不会说时一代宗师,而是用狂人来形容。是的,他确实是经济狂人,名副其实的狂人。何以言狂?我想主要是他确实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他推翻了相关领域里面流传了200多年的理论,其狂可见。我读了本科三年,也许是孤陋寡闻,从没听说任何一个人的博士生的论文可以出版的,而且他的博士论文还没写完,只是写了个提纲,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就答应出版了,而且主流经济学杂志只看了他的第一章便答应出版,只是他不愿意修改一些东西而作罢。势如破竹,闻所未闻,我想应该这样说,这样的猛人猛事,长我中华气势,壮我华夏声威,中国人同样可以把学术做好,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同样,他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在刚开始给导师看的时候,只是11页的提纲,当时40多个人在一起争论,里面包括10几个教授,大家看到第一页就觉得他的六个观点全部错了,可是后来一个教授说往后看,于是他们开始争论,就他的这个论文提纲,在加大争论了5个多小时,而且大家一直争论着,学术就是应该这样,多争论。而在这个过程中,似乎一切都跟张五常没有关系,他基本上没说什么话,后来大家都离开了,他还跟一位教授争论着。
事实上,事情的发展更加富有戏剧性。科学应该是这样的,要敢于突破前人的观点,要敢于创新,要敢于挑战,这样科学才会发展。当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同样被人所怀疑。张五常的理论虽然否定了传统的理论,但是从逻辑上却没有错误,他深信这一点,所以他一直相信自己,正是这种自信,我们可以说他是狂人。记得郎咸平说过,什么是博士,博士就是坚持自己观点的偏执狂,如果时这样,看来张五常的博士没有白读,完全可以毕业了。正是他的狂,让他在别人的反对声中继续前行。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说我们国内的情况,国内的情况时这样的,如果你的观点跟别人的不同的话,那么别人会打击你,排挤你,不是正常的学术争论,似乎有点变质的感觉。他的论文经过大家的争论,后来一位教授又在课程上让学生讨论,这还真让人震撼,试问我们何时听说过这种事,何时有过这种震撼。
到最后,大家终于觉得他的论文是可以的,可以下笔写了,于是他便写了,完全是个狂人,写实际上只写了六个月就写好了。速度真的好快!我们也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这么疯狂的去写,为什么可以这么疯狂的去钻研学术。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完全没了那份宁静的心情,当然也丧失了那种氛围,繁华的世界让我们的心灵那么浮躁。放眼学术界,莫不如此。当然我从不反对学者走出象牙塔,但是我总觉得应该有点分寸和尺度的。狂人做事有狂人的方法,好多都是这么让我们无法想像。
张五常的狂,到现在仍然如此,他似乎从没把别人放在眼里,同时,他的言论也始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要打开秦始皇陵墓,说中国不应该有最低工资,还有很多的话,似乎证明他从来都是一个有着争议的人物。当然他的有些人们所谓的狂语,历史证明了还是对的,比如文革后,他认定中国会放弃大锅饭,实行社会主义经济,这在当时完全没有人相信,可是后来就成了真的了。他因此很欣赏邓小平先生,认为他的改革开放政策很好,而且对他打了100的满分,除此之外,他也很欣赏朱镕基,作为前任总理的他,确实在经济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对此,他也给出了满分。当然他对于现在的政府的行为有保留意见,比如政府没有将人民币放出来,很让他不满。可是究竟谁是对的,也许还得靠历史的检验。历史不是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历史就是历史,是公正的。就如同他当年写《佃农理论》一般,大家都觉得是错了,可是历史证明了他是对的。也许将来还会有人证明他是错的,但是那都是后话了,而且科学上是没有绝对的错误的,我一直都这么觉得。
作为一代宗师,他的狂,完全有着他的资本,当然,这种狂人的表现,也许在某些保守之人看来,是不好的态度,可是对于我来说,确是一个人的真性情,如同一个小孩子般的纯真。他的表现很让人联想盗李敖,也许真正的厉害人物都是那么有个性,他们同样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狂人,是大师!
当历史的年轮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时候,当那些大师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缺乏的便是这样的大师!我还记得,他因为博士论文,一炮打响,后来去了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要知道那里他的同事中就有8人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多么恐怖的环境。在我们严重,他也许就是大师,可是在那里,他也许是微不足道的,这也正是我们还应该努力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7 22:38:00
《佃农理论》以台湾土地改革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却似乎并没有考虑台湾土地改革的背景.为什么国民党政府不在更早时候进行土地改革?为什么台湾土地改革时国民党政府执行得很严格?假如不严格,这一土地改革是否能够成功?这就很难猜测.随着时代的不同,地租也会发生变化.张氏不研究这些问题.但是张五常的研究以既定的制度为前提,证明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他对台湾农业与地租的研究据说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最早用实际经济材料证明了变化了形式的科斯定理,即只要信息充分(交易费用为零),农民与地主之间的收益分配形式(固定地租,固定工资,与比例租金)都是有效的.这是他的贡献:对经济学的某些传统认识有很大的修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