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377 1
2007-11-01

新闻一:

据前不久央视新闻报道,2007年有30家中国企业在《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榜上有名,比去年增加6家。这30家上榜企业中内地22家,香港2家,台湾6家。中石化以1316.36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从去年的第23位升至第17位,成为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在亚洲则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据此,央视评论员说,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

同时,基于500强排名对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分析研究文章也纷纷出笼。总之基调和结论基本一致,即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处于明细的上升态势。 

新闻二:

2004年开始,微软与欧盟之间的反垄断纠葛一直不断。欧盟在20043月曾做出裁决称微软的Windows系统捆绑媒体播放器属于垄断行为,并对它提出了每天240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官员1022日宣布,微软公司已经同意履行欧盟于04年对其作出的反垄断裁决,双方持续多年的官司终以微软“服软”而告一段落。

与欧盟对微软的反垄断近似的案例是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欧洲厂商要求对中国生产的冷扎板和镀锌钢材加收25%~40%的关税,以遏制来自中国的钢材“在欧洲市场泛滥”。

但是这种声音主要来自南部欧洲和德国,而英国和北欧国家并不赞同,因此,在钢铁贸易问题上中国企业会不会面临微软的结局,下结论为时尚早。 

新闻三:

美国《财富》双周刊1015日一期文章:

The war between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is over. Consumers won.

For decades the economic world order was dominated by execss demand. Scarce resources, including capital, were the differentiators between winners and losers. But by the beginning of this decade consumers began to see, in almost every category, a plethora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looked, felt, and performed alike. Goods that were once hard to get became readily available and affordable, putting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firmly in the hands of the consumer.

While thes shift is good for consumers, it is leaving producers scrambling. Commoditization——what I see as the cancer of 21thcentury commerce——has fueled ferocious price, competition, leading to lower price, margins, and profits for businesses. With price as the only resl differentiator, producers are left with a challenge: They must find a way to stand out in the crowd.

……There’s only oen way to avoid the commodity quagmire, and it’s not easy: It’s not easy: Its through creativity.

这篇文章自我安慰地说,好在美国人具有这种creativity精神,因此不惧怕竞争。 

钱皮评论:

类似这种思路的文章,我们每天都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读到听到。我将之归纳为一个共同的说法:竞争的好处和垄断的坏处,都是对他人说的,是己所不欲反要强施于人的东西,是要遭中国的君子思想谴责的(子曰:己所不受勿施于人)。典型的“口号朝外”的做法。

如果我们可以认定经济的运转是在行为动机具有逻辑一致性原则的理性人参与下的运转,我们只需要从行为上去验证其动机就可以了,不需要其用言语表达的动机。对于具有利益冲突的两个利益体来说,好和坏不是客观的,对甲方好就是对乙方坏。故而,竞争带来的是不是效率就一目了然了。

以上的新闻我们还可以看出,竞争者自己都十分明白,竞争只是手段,而且基于差异,即They must find a way to stand out in the crowd。能列入500强的其实都是在行业内处于一定垄断地位的企业,而企业界如同新闻所言早把这种垄断地位看作是自身“竞争力”的标志。也就是说,竞争者自身已经很好地把竞争这个手段和垄断之目的统一起来了,欧盟的行为其实也是贼喊捉贼:以自身结盟的垄断地位反对另一种垄断——他们要的不是反垄断,而仅仅是反对他人垄断。争得过他人时高呼自由竞争,争不过他人则呐喊反对垄断。But not much else

现实当中的反垄断,无不例外的是徒具反垄断外表,而本质是反对竞争——反对来自他人的竞争。

剩下的只是经济学人推崇竞争反对垄断的幼稚说辞了。

给经济学人补上一分钟语文课:同义词演变示范

竞争——争霸——霸占——垄断

这一分钟课后你还认为垄断是低效率的话,你也不要反垄断——就让他垄断去吧,让他饱尝自己酿成的这杯低效率苦酒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 16:35: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12 15:54:0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01: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十一日电(记者 常惠英)中国航空公司迈向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今晚在沪举行的国航、上航加入星空联盟庆典活动上,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赤对中外媒体称,中国民航业正向世界开放,中国航空公司正在走向世界。

  周赤表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一家航空公司,而上航则是内地第一家由地方投资的股份航空公司。这样两家航空公司同时加入星空联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据了解,星空联盟共有五十七条准入标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严格按照星空联盟的准入要求开展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了在安全、培训、服务、销售、产品、市场、IT、应急处置、运营等诸多方面与星空联盟展开业务及系统整合与对接。

  周赤认为,上航正在从国内航空公司走向国际航空公司。加入星空联盟,通过联盟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上航能把中国内地的旅客送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从而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周赤称,目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的扩建工作已进入尾声。到二○○八年,开通上海航线的星空联盟成员将和上航一起进驻浦东机场新候机楼,在“同一屋檐下”为旅客提供全球一致的高品质服务。

  据悉,上航今后的战略目标是要逐步实现国际化和枢纽化的运营。二○○七年上航的年旅客运量有望突破九百万人次,并正在逐步成为一个以国内干线为主、国际及地区航线为辅,覆盖国内所有主要城市的大型航空公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