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683 7
2013-08-29

一、运动的含义及其内容

含义:运动是标志实在及其构成的动变趋向、能力及其实现过程的哲学范畴。

作为实在及其构成的动变能力,运动是实在(物质)的本质本性(或固有的根本属性)。

作为实在及其构成的动变趋向及其实现过程,运动是实在(物质)的存在方式。很显然,在这里讲的运动,既包括实在的外部运动(对外运动),也包括实在的内在运动,而且更重要的乃是实在的内在运动,因为后者更容易被忽视和忽略,而后者实际上乃是前者的基础、根据、内因和源泉,因为外在运动不过是内在运动的总和式外观和整体性外显,是内在运动进行运动合成的结果的外在表现。

概而言之,实在因运动而存在,在运动中存在,如何运动就如何存在,运动如何变化实在就随之如何变化(实在的形态、性状等随运动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二、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作为物质的本质本性,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但运动的具体形式确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作为物质的本质能力、存在方式的运动,是一切运动形式和过程的概称、统称。因为物质没有这种运动也会有那种运动(或者其它种运动)、没有这种变化也会有那种变化(或者其它种变化),故而物质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的,运动变化的本质本性是始终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的,因而是无条件的(除物质的存在外不依赖于任何其它条件)、永恒的(永远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绝对的。

运动是物质的本质本性。可是,物质(实在)的本质是自我建构着的、自我生成着的,因而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不是僵死的、凝固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本性是事物因其本质而固有的本性,是基于事物的本质内容和能力而具有的本性,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同时也是处于建构、生成和变化、发展中的本性。

运动的现实形式是具体的、多样的、可变的和多变的,因为其存在是有条件的,是由实在的内在因素决定(既有本质)、同时由其内外因素所共同确定的(处于生成、建构和变化、发展中的本质)。

如果实在没有某种特定的运动或变化,实在就在相应方面处于相对静止或相对稳定之中。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即在某方面运动不显著的状态,其存在一般是由于实在处于力的某种暂时平衡之中。稳定是变化的特殊状态,即在某方面的量变状态,其存在一般是由于内外因素的交流交换暂时还没有达到相应的一定程度。就连实在整体的持存(自我更新更生、自实自生、再生、重生),也不过是实在及其构成的动变的一种特别结果、特殊状态而已。据此可知,静止(或平衡、稳定)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概而言之,运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静止则只是相对的。实在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自我协调的结果,是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特别结合体。

三、运动的意义

运动是物质(实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一切其它属性都和物质的运动有关:要么是运动表现和产物,要么是在动变中体现出来的要么是由运动来规定和界定的。

运动是联系的基石。没有运动,不同的事物就既不会相互作用,更无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运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运动,就没有变化,更没有发展。

运动是矛盾(即对立统一)的根据和源泉。没有运动,差异就会变成毫不相干的东西,对立就是永远凝固的“相对而立”,统一(依存和转化)也会变得毫无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3 09:28:34
变化的几种情况:变位(具体位置)、变形(具体形状)、变tai(生存形态)、变性(具体性质)、变质(根本性质或本质)、变距(相对距离)、变素(构成要素)、变序(次序、秩序)、变构(内在结构)、变联(联系者以及联系方式)、变级(系统的层级)、变体(实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09:00:45
变化的基本类型:
1、上生的、前进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秩序到有秩序、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2、下降的、倒退的变化: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级到低级、从有秩序到无秩序、从有生命到无生命、人类社会及其要素的衰解或没落、……
3、同一层次的现象的变化:变位、变形、变tai、变性、变距、变素、变联等往往都是该种类型的变化,主要而言乃是量的变化或者局部性的质的变化,以及在物理、化学、地质、天文等无机对象的相应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09:10:16
从一种简单到另一种简单、从一种复杂到另一种复杂、从一种低级到另一种低级、从一种高级到另一种高级、从一种秩序到另一种秩序、从一种生命形态到另一种生命形态、从一种自然现象到另一种自然现象、从一种社会过程到另一种社会过程、……只要其还未达到系统层级性的显著变化的程度,只要还不是实在的根本性质、事物的根本内容或根本秩序颠覆性变化的程度,就可以归结为第三种类型的变化,即同一层次的现象的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5:48:09
运动的表现:
变向、变轨、变位、变速、变距、变序、变性、……
相互作用、相互改变(相互影响)、……
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结合(熔合、溶合、化合、耦合)、……
相互排斥(冲击、打击)、相互制约(牵制)、相互摧残(摧毁)、相互破坏(裂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28:12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3-9-6 15:48
运动的表现:
变向、变轨、变位、变速、变距、变序、变性、……
相互作用、相互改变(相互影响)、……
具体而言:
一般的说,变化是从改变实在及其构成的运动趋向(变向)开始,因为变向而改变可能的轨道(变轨)、改变相对位置(变位)和相对距离(变距)、改变运动速度(变速)、改变构成要素(变素)、改变外在的形状(变形)和样态(变 态)、改变构成次序和秩序(变序),进而改变事物的具体性质和性状(变性)、改变事物的基本性质甚至根本性质(变质),改变事物与其外的事物的联系(联系),改变事物所处的系统及其在新的更大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变级),改变事物的实体构成(变体)。

变化的内容、表现和结果之一是实在(或实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运动和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互改变,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可以向外传递的,从而使某些直接的作用进一步转化为间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较为稳定和持续的相互作用、影响会进一步表现为相互制约(既推动又限制),进而结成稳定和持存的关系系统、参与形成新的更大的实在系统。

变化的内容、表现和结果之一是实在(或实在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前者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溶合、熔合、化合、耦合),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为相互贯通、转化;后者表现为相互对立(对峙)、相互差异、相互冲击(打击)、相互制约(牵制)、相互损害(摧残、摧毁、破坏、裂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