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398 1
2007-11-10

今天,我们徐老师给我们上课提到了个现实问题:是关于农民种粮补助的,现在温政府对农民的补助是按照承包土地面积计算的。但是,在现实中,一方面很多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都出外打工了,甚至已经出现一个生产组百多人只剩两个人四条狗的情况(这是实际调研的情况),而根本都没在家种地也一样从政府手中拿种粮补助;另一方面,由于这样平均分配,补助分配到每户一年只有几十元,种粮与不种一样,缺乏有效的激励,政府对农民种粮补助带来的效益极低。

而现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觉得是中央政府怕补助被地方政府层层克扣,所以实行直接补助的模式,但是正因为这样一面中央政府直接调查确定补助对象成本过高,而地方政府缺乏激励去做调查。最终造成补助发放的“平均主义”,如果这样下去这个补助的发放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现在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增加补助的效益。而建立怎样的一种机制能有效提高效益正是我们要讨论和研究的。

大家来提提自己的看法,怎样能有效提高政府对农民种粮补助的效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10 00:20:00

今天刚听的一个报告,从定量角度进行分析的,粮食补助应按计税面积计算,这样效果要好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