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工工业过大,使得加工贸易占比过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加之创新能力不足,进而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密集程度较低。根据Grossman法则,一般而言,工业制成品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时,产品技术密集程度越高,企业选择计价货币的主动权越高,所以中国大多数加工企业选择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主权权较低。
其次,人民币单边升值背景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更多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很多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是为了套利,尤其进口企业。加之,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滞后(该项制度仅针对外币结算退税,目前已修改),即使用人民币出口结算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故出口企业多倾向于使用美元等国际货币结算。所以这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缺乏持续的外部动力,一旦升值或升值预期逆转,跨境结算额就会下降,2011年第3季度—2012年第1季度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可以说明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