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445 0
2013-10-21

     按下游消费渠道划分,调味品可分为家庭消费(30%)、餐饮消费(60%)和食品加工制造消费(10%)。

    图1:调味品的渠道构成:分餐饮、家庭和食品加工制造



    餐饮渠道消费的特点:1)用量大、消费频率快:一个餐厅的调味品用量相当于数百个家庭的用量;消费频率与翻桌率成正比;2)购买的决策者为大厨和采购:调味品的购买的决策者为大厨和采购,主要从流通渠道进行采购;3)大型餐饮对品牌更加看重:对于大型餐饮来说,采用稳定品牌的产品,可保证菜品口味的稳定;4)专业化的调味品优势更显著:对餐饮渠道而言,专业化、功能性的调味品可满足厨师生产的标准化,减轻其工作量。


    由于ZF打压三公消费,餐饮行业短期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随着消费升级、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美味享受和便捷,外出就餐次数增加仍将带动餐饮企业调味品的用量增加。


    相比餐饮渠道,家庭渠道更注重品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单价提升更明显。家庭渠道的结构升级主要来自:1)味觉体验诉求带动家庭调味品消费升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于饮食的味觉体验要求不断提高,优质调味品更能有效迎合消费者对于“味”的消费诉求。2)食品安全诉求使人们更重视品牌、愿意支付溢价: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将更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将使人们更重视调味品的品牌和品质。3)细分用途诉求和便捷诉求将带动调味品保有量和消费单价的增长:产品与烹饪类别挂钩,如蒸鱼用蒸鱼豉油、红烧肉用红烧酱油、吃面条用“面条鲜”,为工作繁忙的人们带来饮食生活上的美味和便捷。


    图2:调味品的主要消费人群为女性



    图3:口味、价格和品质是消费者选择调味品的主要决定因素



    图4:调味品消费的渠道分布



    从供给角度来看,新品是变相提价,渠道推广的动力更大:调味品企业推出细分的高端新品,背后面对经销商渠道的是一套利润空间更大的新价格体系,只要产品口味独特、宣传到位,经销商推新品的激励也更大,从而带动调味品企业利润提升。海天、厨邦、李锦记和加加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均是致力于推广高端新产品。


    图5:“增鲜提味”是消费者选择调味品考虑的主要因素



    图6:细分用途需求带动加加面条鲜过去3年高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每年肉禽及制品支出1106元、菜类支出527元,但调味品支出仅69元,且单次消费后使用周期一般长达2-3个月,未来在单价和人均支出上仍有提升空间。


    调味品行业小企业众多,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消费者愿意为营养健康和食品安全支付溢价。以酱油为例,目前国内酱油行业仅30%左右为大品牌,超过一半的调味品企业为地方小品牌和家庭作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崛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消费者将愿意为更营养健康和重视食用安全的调味品品牌支付溢价。


    图7:与肉、乳制品相比,调味品销售单价在日常消费中属于较低水平



    图8:11年城镇居民人均每年必须消费品支出(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