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的一些点,仅供参考:
1.当生产者原料的成本上升,很直接的就是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产量的下降(假设总需求曲线不动)。
2.伴随均衡产量下降的是就业量的下降。
3.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假设名义工资具有粘性,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的下降很可能导致劳动供给的下降和劳动需求的上升,最终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状态取决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名义工资上升,就业量不确定);但如2所指出的,总的就业量是下降的。
4.根据失业率的定义,失业率的变化是不确定的,虽然就业量下降,但劳动供给也是下降的。
5.你所说的“非均衡”是指非充分就业的均衡还是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