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7-12-13 11:33:00

我所给出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定义,也是所有的经济书里公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3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13 11:25:00的发言:

你如果愿意这么理解,也不必继续讨论了。

偏好、技术、禀赋,是微观经济学三元素。

你对这三元素的分析,也许只会使自己卷入悖论。(如果它们是内生的,“最优”又该如何理解呢?)

你没有看出我加了一个如果二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36:00

人们通常所说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本身已经暗含了“竞争均衡”的意义。

理论上,对于“非竞争市场”,有必要区分“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吗?

“竞争市场”的本质含义又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3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7-12-13 11:34:00的发言:你没有看出我加了一个如果二字吗?

你没有看出,我是顺着你的“如果”二字,展开的吗?(你可以虚拟语气,我可以接着你的虚拟而展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3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7-12-13 11:33:00的发言:我所给出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定义,也是所有的经济书里公认的。

你如果认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确立,“与理论体系无关,而只与模型有关”,我也实在无话可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41: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7-12-12 20:01:00的发言:

说对甲商品的选择一点也不影响其他任何商品的选择,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那个影响给你带来的计算误差你能接受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只选择一种商品或有限的几种商品。

从理论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把所有的商品计算进去。但是你在现实进行分析时,你有那么大的计算能力(以及一般均衡所需要的信息)吗?

例如,我们要对石油的未来价格进行预测,你是不是要建立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求解呢?显然不是。你只需选择几种相关的商品(甚至就只有石油一种商品)进行供求分析就可以了。这就是当初marshall引入局部均衡的意义所在。

就连你说的消费者均衡里,包含了成千上万的商品,你在进行优化的时候,都考虑全了吗?你也不过在有限的几个商品里进行进行价格,偏好,收入的计算,当然是不精确的。但不妨你做选择。

所以,按你的说法,就恰恰不该区分什么“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所以,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考虑商品种类多少,而在于价格外生与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42:00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定义,我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给出定义了,好像有个网友(他也在帖子里提到了alchian)也给出定义。我们的看法大致是一样的。你如果有心,可以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4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13 11:41:00的发言:

所以,按你的说法,就恰恰不该区分什么“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所以,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考虑商品种类多少,而在于价格外生与否。

不是我的说法,是大家的说法。

局部均衡实际上是人们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作出的。

一般均衡只在理论里出现,是为了理论的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44: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7-12-13 11:42:00的发言: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定义,我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给出定义了,好像有个网友(他也在帖子里提到了alchian)也给出定义。我们的看法大致是一样的。你如果有心,可以去看看。

如果与我指出的一种说法相同,那么请回答我在相关贴中的问题(你如果有心,也可以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45: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7-12-13 11:44:00的发言:

不是我的说法,是大家的说法。

局部均衡实际上是人们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作出的。

一般均衡只在理论里出现,是为了理论的完善。

“大家”?是谁呢?

你认为,这两种均衡都是针对“竞争市场”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48:00

我想,本贴早已不必继续讨论了。

我们对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有根本区别,但都不愿意承认对方,既然如此,也不必继续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50:00
不过,我到认为,与你的讨论收益良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51:00
其实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赢,而在于认识到对方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51:00
另指出一点(仅供参考,与本题无关),你可以再回想一下你对“合作博弈”的理解,不妨看看相关的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53:00
我从你的身上,学到了很多。逻辑的严密,一致,以及数学知识的扎实。随着与你几次深入的讨论,我觉得在这几方面都有一些小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5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7-12-13 11:51:00的发言:其实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赢,而在于认识到对方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不是“优点”与“缺点”之分,而是要理解对方的思想。

已经提出“不在于‘输’与‘赢’”,本身这种思想已经在做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1:5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13 11:51:00的发言:
另指出一点(仅供参考,与本题无关),你可以再回想一下你对“合作博弈”的理解,不妨看看相关的书。

谢谢。我正在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2:02:00

本人只是随心所谈,而论坛代替不了教材、名著。论坛上的语言,也很难严谨、成体系。仅能作参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12:0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13 11:25:00的发言:

偏好、技术、禀赋,是微观经济学三元素。

你对这三元素的分析,也许只会使自己卷入悖论。(如果它们是内生的,“最优”又该如何理解呢?)

再多说一句。

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宇宙空间的情况,变成了外生。偏好、技术、禀赋在此基础下内生。(进化)——这仅仅是我的一种异想天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21:34:00
能否请sungmoo和 vincent_wgd两位高人把各自的思想系统整理一遍?小生实在有些糊涂了,不管是从哲学方法论还是动力模型,能否给出严格的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3 22:28:00
顶顶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4 10:36:00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4 14:0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7-12-11 14:37:00的发言:

“非价格接受者”的供求曲线(无论是个人还是市场的),请毫不含糊地说出它们的定义。

这是本次讨论的关键。

某物品的一般均衡价格与其正的超额需求量成反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7 10:35:00
5楼说法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9 13:41:00

张五常先生说:因为这就是人性

你觉得他这叫解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08:52:42
可以先考虑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或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某种优化的结果?

(这涉及经济学的出发点)

(如果承认)把“需求曲线”理解为一种优化的结果(人的行为模式),再来回想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09:07:33
SUNGMOO很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09:52:31
因为需求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11:00:09
基数效用论解释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有两个理论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MU/P=入)
首先价格p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第一个效用最高,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高,即P就高,随着对该物品的购买,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MU降低,而愿意付的最高价格P也是降低的,她们的比值入不变,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价格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下降的
你说的价格升高那是市场价格,而以上推导时的价格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不一样的,市场需求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叠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4:25:06
你们两人也是够呛,争论这么久,无非是界定外生变量的问题。
表述一下我的看法:
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向下倾斜?
1.        如果购买的越多,单个商品的效用下降,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意愿价格会下降。需求曲线构成一种反向关系。
2.        如果价格是固定的,该商品的价格越高,相对其他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就会减少该种商品的消费量,而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量。可见,外生价格越高,消费者购买量越少。表现为一种反向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