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107 5
2007-12-09
ZF不能给劳工高报酬,就把其权利交给市场,让市场来作裁判员,只有如此,才能打破现在的僵局,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9 18:12:00

约束不同,行为规则就不同。问题是即使交给市场,劳工就一定能得到较高的报酬吗?

交易成本降低毋庸置疑。但交给市场以后,劳工生存的成本却会因此而升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0 21:52:00
如果把其交给了市场,我们就有了理由不买政府的帐,因为那税重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我相信市场下为了其稳定,压力团体会让利给弱者,只有压制的政府才会不理会民生,还借着其旗号骗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0 23:16:00
不是交给市场的事。如果政府能放弃垄断,让市场真正的以要素禀赋来分配资源,那么,任何人都无话可说,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行政垄断性企业使这些企业的工资远高于市场供求所能达到的水平,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则远小于社会的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1 18:21:00

一个国家的需求条件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纵观日本和韩国,其经济腾飞期间,居民收入和GDP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反观我国,居民收入所占的比例在逐步降低,基尼系数增长无止境。

政府一直在强调扩大内需,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一直在扩大,为什么?不就是内需提升不上去吗?而要提升内需,就要设置提升居民收入的合理机制。但收入报酬的制定权利一则在政府和国企,二则在大大小小的外企和民企,前者无为,后者不为,道路何在?

依据其他国家的经验,提高收入一要由国家的福利支持,而要使出卖劳动力者有足够的谈判权力,有能够和企业主博弈的力量,然而一则我国的福利支出在国民收入的比例过低,二则出卖劳动力者没有真正可以发挥作用的工会组织,所以收入提高问题一拖再拖。

短期内限制收入提高,据说是为了保护企业发展,我国的政策博弈路径也更多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然而,收入过低导致的问题至少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收入低使居民无法对人力资本进行大量投资,个人处于低层次劳动力,需要高层次劳动力的产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

2、企业由于得不到人力资本支持,产业更多地聚集在低层次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面,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使一国产业无法进入到国际领先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并且长期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处于下游,受制于人。

3、收入低使企业销售成了问题,由于国内需求能力有限,只得在海外寻求市场,而国内的低层次产业在国外没有垄断优势、区位优势、整合优势、品牌优势及知识产权等优势,只能以低价格在海外市场进行血拼,其结果是同室操戈,而海外市场又为之侧目,不断祭起反倾销、反补贴等大旗。更甚一步,今年欧美纷纷以人民币升值和外贸逆差为武器,展开了杀伤力可怖的战略攻势。哎,这个方面的战略性弊端更是一言难尽啊。

4、国内需求条件不足,大量外汇收入和外贸顺差,使基础货币陡增,一则是货币供应量激增,一则是大量货物外流,学过简单的供求原理的人都知道,小的供给量和大的货币量,不发生通过膨胀才怪。

5、收入低下降低了老百姓的经济实力,实际生活中的发言权越来越小,从而降低了参与改革的能力,试想,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缺乏普通百姓的深层次参与,改革的制度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很多,还有很多,暂时到这里吧,我在经济学方面走得越远,就越悲观,只得到文学里去寻求精神寄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2 01:38:00
多谢楼上的发言,这些就当是我们的解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