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81 0
2013-11-19
[size=14.399999618530273px]文/龙瑞
[size=14.399999618530273px]

       笔墨是中国画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的集中体现,正如黄宾虹所言:“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明慧之人,得其偏纰,已可称尊作佛。”从某种意义上说,笔墨观念与笔墨实践应该是贯穿中国画家平生绘画艺术始终的主题。特别是对文人写意绘画而言,笔墨是构成其内在表现语汇的要素,是画面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作品的有机细胞。

华山之南137×69cm龙瑞2013_副本.jpg

(作品图片由睿画廊提供)

  中国画笔墨是随着唐、五代水墨样式大规模兴起,随着南北方山水画的分流而自发、自觉的。到了元代,笔墨法式在文人画家的催化下开始自立,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也完成了由通过自然体现笔墨向通过笔墨表现自然的语汇转换。

        中国画笔墨由自发到自觉再到自立也完成了自身的进化历程,形成了一整套从图式到法式的笔墨规范。笔墨法式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中国画艺术形态的成熟,也为画家们自由运用绘画语汇提供了方便,中国画也随之进入了探讨笔墨语汇自身如何应用的阶段,而不再是如何总结笔墨。就像中国汉字成熟后就进入了如何运用汉字阶段,而不再是发明汉字。但是,以笔法、画法、皴法为核心的笔墨法式构建,导致画家们用现成的法式套路也可生成画面,画在有些画家眼里,“搜尽奇峰打草稿”已大可不必,只是一味地在纸上玩弄笔墨,此种现象在清代“四王”末流那里更为严重。“四王”末流给中国画发展带来的流弊,使我们误将矛头对准了传统的笔墨法式,把中国画笔墨规律骂得一无是处,完全忽视了是我们自己在运用上惹的祸,而不是传统笔墨法式本身的错。

秋到燕山知可爱184×61.5cm龙瑞2013_副本.jpg

(作品图片由睿画廊提供)

      因此,我们在认识当代中国画本体自律时,要厘清纵向绘画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偏差,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住笔墨要旨,正本清源,涤除横向与纵向对笔墨的种种遮蔽,使中国画回到健康发展的路数上来。(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