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4.399999618530273px]文/龙瑞
由于中国画的现代性品评尺度已渐被西方绘画的现代性所陵替,因而,我们很少关注发自民族绘画内源的现代笔墨转换,这也许是我们不重视笔墨语汇的缘由之一。
(作品图片由睿画廊提供)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时代的进步终将抖落历史对中国画表现语言的“遮蔽”,让我们认清笔墨对中国画的重要性。
就当今中国画坛而言,探索民族文化源头、梳理传统文脉、寻找中国画形而上文化精神已是当务之急。因为中国画一旦失去了道技一体、以道御艺的艺术特性,笔墨就失去了精神支撑,退化成了一般性绘画材料,这对包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中国画而言是致命的。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有许多画家、学者开始从传统内源、笔墨语汇中探究中国画发展的可能性,重视传统经典的重新阐释和利用,并努力将其转化为自我创新的动力,转化为建设中国画当代形态的能力,这和“立足传统、多出人才、多出精品”的时代召唤是不谋而合的,中国画发展的希望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