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781 0
2013-12-09

对于传统的斯勒茨基方程是基于货币收入保持不变的假设,在范里安对修正斯勒茨基方程的论述中,将价格变动时购买力变动原因归于两点:普通收入效应及禀赋收入效应。

斯勒茨基方程方程采用以下形式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

需求总变动=替代效应引起的变动+普通收入效应引起的变动+禀赋收入效应引起的需求效应

其中将禀赋收入效应定义为:

禀赋收入效应=                  

斯勒茨基方程最终形式:

     (-)        (+)

作者假设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的基础上分析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认为随着商品1价格下降,会造成额外的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收入降低从而使其少消费商品1。从供给者或者需求者角度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正负效应。

第一个疑问:我认为在一段时期内市场上的供大于求还是求大于供是一定的,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既:供远远大于求的时候,为正,那么总的收入效应甚至可以大于替代效应,这样正常商品变成了吉芬商品,那这样的话正常品与吉芬商品的界限又模糊不清了。因为现实中即使商品严重供大于求,那么也不会变成吉芬商品。

第二个疑问:我对商品价格会减少收入并降低商品需求表示怀疑,在商品1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它的价格提供曲线真的会随着禀赋收入降低而向下移动吗?在净需求的状况下,购买商品1后商品1贬值,然后随着价格下降,市场继续买进商品1,这个时候形态是商品,商品并没有变现,总体来看,价格提供曲线保持在了未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规定的位置,一旦由于价格降低降低了收入影响购买,那只能降低了价格提供曲线继续向上扩张的能力,而不会向下扩张。这和股票市场有点相似,就算消费者购买被套之后,即使他变现,再去购买股票的话得到的股票数也会比收入不变状况下多,因为股票价格在下降,怎么可以以一个收入的下降就说商品需求的下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