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江淮重组:道不同不相为谋?
【ICXO.com编者按】身处长三角区域的上汽南汽已经用合并来拟补自身发展中遇到的不足,而同在安徽省的奇瑞江淮两个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否也考虑走合并这条路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呢?
关键字: 上汽 南汽 奇瑞 江淮 合并 自主品牌
世界品牌实验室(brand.icxo.com)报道:
在万众瞩目之下上海汽车集团与跃进汽车集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全面合作签约仪式,上汽南汽两家终于“全面合作 融为一家”。此次合并成立的东华公司将超越一汽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根据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在资金、研发、营销、制造、采购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上汽南汽的全面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长三角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和资源上的利用效率,而对于双方一直以来专注的自主品牌也将获得更大的生机。总的来讲,汽车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不仅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本身更具有积极意义。
身处长三角区域的上汽南汽已经用合并来拟补自身发展中遇到的不足,而同在安徽省的奇瑞江淮两个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否也考虑走合并这条路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呢?其实早在去年奇瑞和江淮重组事件被炒的沸沸扬扬,说到当初的重组事件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江淮投入大量资金打造轿车的项目由于国家发改委不发“准生证”而被搁置,只好在地方政府的撮合下与奇瑞实现相互持股,从而间接获得轿车生产目录。二是奇瑞想借和江淮的重组实现上市。然而随着今年年初江淮轿车项目通过发改委的审批,奇瑞和江淮联盟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这个计划的诞生并非两家企业的初衷而是安徽省想通过重组做大做强安徽汽车,然而对于重组,奇瑞和江淮各有算盘。
目前江淮汽车是国内最大的客车底盘生产企业,在商用车方面的产销也均居全国第二,而奇瑞在乘用车领域也算名列前矛,特别是在自主品牌轿车上奇瑞可谓是领头羊。虽然两者在产品上可以优势互补,可当时奇瑞已经收购了一汽扬子客车制造厂,从而进军商用车领域。而江淮一旦获得“准生证”就能立刻生产轿车。因而两个企业都早已作好了进入对方领域的准备,如果重组无疑都为双方培养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对手。
其次是发展方式上的分歧,奇瑞的发展途径主要依靠外部投资,而负债率高达90%的奇瑞利润却很低,对于这个先做大后做强的汽车企业来讲资金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奉行先做强再做大的江淮却恰恰相反,由于财务上谨慎,即使行业利润出现下滑的时候江淮依然保持着利润的快速增长。而目前江淮的负债率不到50%,远远低于一般工业企业60%到70%左右的负债率。如果一旦重组,两家企业管理层之间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对于这两家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讲也许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考虑重组或合并,然而综观世界汽车的发展历史,多少汽车品牌陨落在历史的长河里,真正单独生存下来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强者,而如今的强大奥迪就是当年由奥迪,DKW,Horch,Wanderer四家都不景气的汽车公司合并而成的汽车联盟公司。因为竞争会让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再看国内汽车市场虽然前景一片大好,但是也难逃竞争加剧和行业利润下滑的趋势,这样对于没有产品技术和缺乏品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而言,未来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大,也许不少自主品牌会倒下或被他人吃掉,然而通过合并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也许是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