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1865 113
2013-12-16
最近论坛出现不少先贴出自己论文,然后给我们提出经验或者告诫的帖子,看了之后,感觉越来越可悲,这里吐糟几句。
如果每个学者都遵守所谓欧美经济学领域的规则,非要声称除了在牛刊上发表一大堆计量模型的文章才算搞学术,那我只能说是这种想法有所欠缺了,看看黄达老先生最近获奖时说的话,http://news.ruc.edu.cn/?p=70481&preview=true ,这才是我们中国经济学者应该做的方向,经济学,经世济民,从来都不是在象牙塔里面的2B学科。
有人会说:不用计量怎么发论文?不发论文怎么找工作?首先谁告诉你不用计量不能发论文了?,现在接受不用计量论文的C刊多的是,而且会越来越多,如果考虑统计学的话,论文发表应该不是难事,所以不要老以这个为造垃圾的借口。(我自己发不了顶尖期刊,也并不嫉妒别人发,只是出于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也有人说不用计量学术成果不易交流,这纯粹是胡扯淡,科学家说学术成果数学化易于交流,没说学术成果计量化易于交流,实际上学术研究计量化以后才无法交流,即使公布了数据,你也做不出他的结果,所以经济学的正确方向应该是数理化—计算机模拟化,这才是正确的,中国人能够迅速跟上国外的道路,沿着现在的路走,永远跟不上和超过西方。
我现在看计量在经济学中的论文只看检验性质的论文,凡是影响关系类和具体大小都算出来的文章一概是扯淡,计量不靠谱。即使你的数据正确,靠谱的也是统计学那部分。
真正的经济学学术应该三个方向:从历史中总结归纳、在现实中挖掘发现、为未来提供预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16 09:04:37
支持楼主的观点,我的两篇C和计量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6 09:22:38
虽然我认为否定计量也是否定现代主流经济学在世界的发展,多少有一点以中国特色轮否定普遍规律、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的心态,但是“经济学的正确方向应该是数理化—计算机模拟化,这才是正确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6 09:31:21
好像在经济学这个圈子里,对当前的具体矛盾常常投入大量精力发表议论,制定对策,而同时,却缺乏探索建立经济理论模型的热情。当然,面对现实矛盾,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是完全必要的;但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于增强前瞻能力和全局观点更具有基础意义。是否可以说,重视对策性研究却漠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着背景之下,我们都知道,对于“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之争,对于有没有“北京模型”之争等等,虽然花费了大量笔墨,但非此即彼的议论颇多,偏执的观点极为强劲,却罕见透辟的学理剖析和启发思路的辩证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6 09:32:24
这类问题显然不是制订几个计量模型能够解决的;同样,也不是简单重复经济学本身那些论证了几千年、几百年的规律、原理所能解决的。这里需要的不在于细枝末节,而在于提升指导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在于寻求在哲理、宇宙观、方法论这样的指导思想层面要有新的突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6 09:33:08
有人说科学本身就是方法,方法就是科学,颇以为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