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3935 59
2008-01-02

前几天在茅于轼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了他写的一篇“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仇富”现象,并认为“中国穷了几千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仇富——富人被视为众矢之的,被剥夺,被侵犯”。

“仇富”到底是不是中国贫穷的原因暂且不论,但它确实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一旦与政权相结合并融入了极端平均主义思想——共产主义,它就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极度扭曲的现象:杀富济贫(公然抢劫瓜分富人财富并对富人进行人身压迫甚至剥夺其生命)成为一种合法行为,政府不仅参与其中,而且在整个瓜分过程中起领导和协调作用。在这种背景之下,富人成为过街老鼠,“谁也不敢变成富人,万一变成富人,不但自己被整被斗,连子女都不能上大学,不能参军,不能入党”。如是再也没有人敢私自积累财富,整个国民经济不断萎缩,中国也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穷人国。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如人大的毛寿龙教授)认为中国当前的仇富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这个问题本文暂不做讨论,现在我先归纳一下仇富心理具体在哪些方面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第一、仇富心理会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减缓经济增长。虽然人们有消费攀比心理,从而会产生一些炫耀性消费行为;但由于仇富现象的存在,一些富人惧怕自己过高的消费会引发周围人的嫉妒,从而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危险。因此,仇富心理的存在会对富人的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而作为带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一旦受到抑制,最终对经济增长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仇富心理会影响富人投资积极性,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投资也是对富一种张扬。一方面投资能产生供给,另一方面投资也是需求的一部分,所以,投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国民经济都有促进作用。从这点看,仇富对经济的消极作用是长远的。当然,仇富也会对一些非生产性投资有一定间接刺激作用,如富人会增加用在安全保卫方面的投资,但非生产性投资对推动经济增长没有长远效应。总体而言,仇富心理对投资的影响是消极的。

第三、仇富心理有可能导致资金外流,而资金外流对国内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投资中主要是外商的投资和政府的投资,本土私人资本的投资非常少,这种投资格局给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埋下极大的隐忧。张维迎老师2006年曾经对中印经济增长进行过比较,他认为,尽管现在中国经济规模比印度大,增长速度比印度快,但印度还是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超中国。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太依赖于外资,本土私人资本很难发挥作用,而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本土资本,这就使得印度的经济增长比中国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

 

总之,仇富心理通过抑制消费、投资和资本供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会产生仇富心理呢?我认为这与中西方社会地位流动与财富流动的先后顺序有关。中国一直有“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等级结构,商被认为是最低下的职业,而士则最受尊重。在中国封建朝代,下层民众提高社会地位的主要或者是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科举制进入士阶层,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成为士之后,财富也就随之而来,因此很多下层民众把科举而非经商作为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商人地位的低下(轻商文化),所以民众缺乏通过经商增加自己财富的动力。民众不愿通过投资来增加自己财富,国家的财富增长当然受到制约,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发展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西方则恰恰相反,我们从西方政治学家和哲学家们的经典名著中知道,西方人认为从政的条件之一就是自己必须有一定财富,因此他们倾向把财富作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富人在西方受到尊重。正是社会上存在这种“重商文化”,西方的冒险家们才甘愿冒巨大的风险去全世界寻找财富。

虽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富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仇富心理,究其原因,除了传统“轻商”文化惯性的作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中存在一些用非法手段(如走私、逃税、制造假冒伪劣品)或公共权力(用权力攫取财富)进入市场做商业交易从而获得高收入的富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极大地毁坏了富人本就不好的声誉,从而使得民众习惯于将自己遭遇的不平发泄在富人身上。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这时我们迫切需要那些通过自己勤劳创业先富起来的人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都知道,经济增长依赖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进步,但我们经常忽视富人群体(那些自主创业致富的企业家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生产要素与技术进步不会自动地导致经济增长,他们必须在企业家们的组合搭配之下才能形成一个个生产组织,只有这些生产组织正常运转起来才能创造价值,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富人可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使富人能够毫无顾忌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更快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创造一个“重富”而非“仇富”的社会环境。这一“重富”环境的创造同时依赖于普通民众、富人以及政府三方的努力:一方面,普通民众必须端正心态,避免“仇富”这种嫉妒心理。另一方面,富人们也要尽量展现他们的爱心,多参与慈善事业,多回馈社会,缓解普通民众对他们的误解和敌视。最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第一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勤劳致富,形成“致富光荣”的氛围;第二是要坚决杜绝非法致富的途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必须扫除制约人民通过合法途径致富的各种障碍,既让人们有足够的机会致富,又能使那些先富的人有足够多的渠道来带动其他人致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9 14:02:00

没人会无端端仇富,富人做了什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 09:36:00
同意楼上的,仇恨本身就是浪费精力的事情,没人会闲着没事去仇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最关键的是财富的来源是否来自正道!不是早就提过中国富人的“第一桶金”原罪论么?现在的富人,特别是商人和官员,最初的财富都可以称之为不义之财!再有就是为富不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 21:47:00
没有仇富就会导致高度贫富差距,因为有钱人会心安理得得去赚钱高额利润,财富高度集中之后,将会导致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降低,产生产品的相对过剩,对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 22:30:00
的确是好文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 22:36:00

思想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一定要将中国传统的国粹与糟粕区分开来。

“士农工商”这样的排序,依然在现今的国人心中占有非常大的地位,因为中国第一考——公务员考试,足可以知晓。

中国最聪明的人都跑去当官了,脑子全在权诈上。

因此,文化上的革新,学习温州商人的精神,共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