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2013-12-24 (
www.ftchinese.com)
明天,请仔细看一下圣诞老人(Santa)送来的礼物。可能许多礼物都是在中国或其他新兴市场生产的。毕竟,在美国和欧洲,过去几十年来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一直在不断下降。目前,制造业对美国“增加值”的贡献率约为12%,对欧盟(EU)“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5%。相比之下,这个数字在中国约为30%,在韩国也大致相当。
不过,投资者应当换个角度看问题(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许多欧洲制造企业最近在股市上一直表现较为耀眼。彭博(Bloomberg)欧洲制造业指数在过去一年和两年的涨幅都高过斯托克600指数(Stoxx 600),其中在两年内涨幅比后者高出逾三分之一。2012年以来,从工业及资本品板块的IMI和飞利浦(Philips),到消费品板块的Luxottica,很多公司的股价表现不凡。
部分原因在于周期性趋势:受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影响,欧洲制造业重新估值。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些表现出众的股票来自许多不同的领域。正常情况下,当经济开始复苏时,早期资本开支较高的公司——比如卡车或机床制造商——的股票会最先受益。
最先受益的还有那些运营杠杆率高的公司的股票。但这一次,绩优公司和重组题材引领行情。前者例子请看亚萨合莱(Assa Abloy),后者例子请看飞利浦或西门子(Siemens)等公司。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这种情况促使投资者尽可能追求更高的回报率。随着股市行情的持续反弹,投资者应会变得更为大胆。眼下既然资产负债表已得到修复,非核心资产已被剥离,市场可能会为并购(M&A)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结果可能好坏参半。但当前估值水平并不算太高,资本品板块的2014年预期市盈率仅为15倍,略高于10年平均市盈率。制造业板块的2014年预期市盈率则为14倍。总的说来,这份圣诞礼物相当不错。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