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分化的经济学根源是什么?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社会贫富分化问题越加严重了。为什么?下文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只是指出了这个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主张通过一些税收手段与社会福利手段,来缓解问题。但仍然并非根本性办法。从经济学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人们之所以出现富有或者贫穷,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即对市场资源的占有程度的不同。对市场资源的占有程度大,则必定会富有,相反,对市场资源的占有程度小,则必定相对贫穷。什么是“市场资源”呢?就是一个商品出卖者为了出卖他的商品所能够得到市场空间,如果他得到的这个市场空间大,那么说明他的商品出售情况理想,获得的利润率高,相反如果他得到的市场空间很小,则他的出售自己经营的商品时只获得微小的利润率。富人的富裕,归根结底就是获得了更大的这个市场空间,从而通过更大的利润获得而致富,而穷人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比如,当今中国哪些人富有呢?就是那些在市场经营上占有垄断地位的人,同时,在政府行政权力上占有权力垄断地位的人,这些人不想富有都很难,因为,拥有了这样的垄断市场的特权,无论你所提供的商品如何,都会获得丰厚的利益。可见,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缺乏有效均衡的竞争性,是导致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如果存在有效均衡的市场竞争,某些人就不能通过市场垄断而获得额外财富,同时,原先垄断着的行业,也会容纳更多人的就业,从而缩减社会贫穷人口,造福民生。因此,与某些人指责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分化的观点相反,本人指出市场经济之不完全、之畸形化,才是导致贫富分化的根源。而这种畸形化的市场经济,正是政府行政权力无孔不入地对市场经营机制的插手与渗透的必然结果。――黄焕金】
贫富差距承载现代化中的人本困境
2005-06-19 10:05:2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财富比作一块巨大的面包,那么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分配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块。但是假如有的人得到的特别大,而有的人得到的特别小,那么人们不免会担忧,这块面包将成为其周围的社会不平衡发展的源头。
这种担忧正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成为现实,新华社消息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日前对全国54000多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存在6大差距,10%的居民占有45%的城市财富,而财富最少的10%居民,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
贫富差距增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富的原始积累成为了一个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整体社会的福利制度仍然并不完善。在这种局面下出现的贫富差距,最危险的是有可能造成社会新等级的形成,和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对抗的可能性增大,以及人们对于社会道德、生活规则和法律的信仰缺失。因此,当我们发现十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城市财富的时候,这个数据给我们的社会发展亮起了红灯。
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扩大只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表面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是现代化中人的困境。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具体说,就是不但重视个人的收入,还重视获得公平原则和个人权利,重视在政府调节和个人奋斗框架下的良性社会关系。
现代化并不注定由一半的财富和一半的悲情构成,现代化最终是由人的均衡发展构成的。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必须重视通过公平的社会原则,来解决人的困境。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度等管理方式,调节贫富差距。另一方面,政府更需要通过加强社会福利制度,来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协调社会关系。社会福利制度重视个人的基本需求,尤其是重视生产资料拥有和居住地域上处于弱势群体的人。他们有权利得到相应的生产资料,他们也应当享受基本的生存、教育和被保护的权利。
历史发展证明,如果不考虑对贫富差距进行制度约束,那么会在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现实之间造成差距。多数时候,一部分人积累社会财富,必然有另一部分人成为现代化过程的牺牲品,社会关系进行重新组合,新的财富又催生新的权力结构,这在他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有先例的。
因此人的困境,呼唤我们不但要重视GDP的增长,更要开始重视在发展过程中兼顾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高效率的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的符号,也带来了财富向少数人流动的不平衡现状。在今天的北京,专家已经注意到贫民区正在悄然形成。这提醒我们,贫富差距增大不应被当成发展的必然阶段,一个国家也不应该为了城市化而牺牲多数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利益。
在目前全球福利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中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上世纪70年代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的国家,有一些成为了发达国家,但是仍然有一些国家的发展出现了停滞。造成这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收入差距是否合理。一般来说,贫富差距和社会稳定成反比,差距小或者不再扩大,社会就比较稳定,也难有严重的社会冲突,可以继续保持增长。反之,贫富差距扩大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扩大,最终导致经济停滞。
我不知道占有45%的城市财富的那些群体中都有哪些人,但是财富最少的那10%的居民,其中一定包括农民工、乞讨者、下岗工人、孤寡老人等我们能够想到的弱势人群。由于历史或者现实的原因,他们承担了现代化的负面影响,甚至他们的下一代,也正在承担着历史延伸的悲情。如果让他们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那么整个未来都会为我们感到羞愧。
根源:建立在生产资料分配极不平均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制度。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对生产资料(以前主要是土地)作一番相对平均的分配,每经过一轮的生产周期就会产生些微的贫富差距,N多次以后就越积越高,而后就等待着下一次改朝换代了。
资本货币代表着生产资料的使用权。
假如有一个人向银行贷了10万元搞商业,年利润100%,那他年收入了10万元;
假如另一个人向银行贷了100万元搞工业,年利润30%,那他年收入了30万元;
假如又一个人向银行贷了1000万元炒楼市股市,年利润10%,那他年收入了100万元;
在生产资料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贫富差距就是这样产生的。当然也有经营失败者,那造成的贫富差距更大了。
若问为什么不向银行多借点,回答是:银行认为你不配借这么多钱。
人总是有差别的 或者是贫穷或者是富裕 总是在于自己
或许对于当今社会来说 空手套白狼的可能性 不是那么大了
毕竟这个社会中的觉大多数经济体是排斥竞争的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贫穷 仅仅只是在财富方面的 这能说明一些问题 但能说明多少问题呢
经济学家 总是致力与寻找能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但是很多东西都是很难衡量的 甚至是无法衡量的
人们处在大都市的繁华中 对于一切向钱看的准则 或许心存鄙视 但是我们却在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这就是社会 一个繁华社会带给我们的 我们只有去适应它。。。。。。
社会既然存在着贫富差距 这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存在弊端的
但是这也给那些有雄心的人一种动力 相信靠自己的双手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治病不讲病根在哪里,你如何去治?追究根源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办法,但是,不追究根源决不可能将问题根本解决。
那好吧 那到底什么是根源呢?找到的根源是正确的吗?
不是已经说了吗?没看出?
我不认为我的分析只局限在流通领域,对于收入分配的不公问题,我最大的问题是:官商勾结在生产、流通等整个经济活动领域中起多大作用,它对社会分配不公具有多大影响力。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中国是非常明显的,并且越来越明显。而这也正是当今中国贫富分化最大的原因。
我不认为我的分析只局限在流通领域,对于收入分配的不公问题,我最大的问题是:官商勾结在生产、流通等整个经济活动领域中起多大作用,它对社会分配不公具有多大影响力。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中国是非常明显的,并且越来越明显。而这也正是当今中国贫富分化最大的原因。
那你这段话怎么理解:"可见,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缺乏有效均衡的竞争性,是导致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
那你这段话怎么理解:"可见,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缺乏有效均衡的竞争性,是导致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
官商勾结,形成了市场垄断,从而削弱有效均衡的竞争性。这必然导致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问题的出现。
官商勾结,形成了市场垄断,从而削弱有效均衡的竞争性。这必然导致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问题的出现。
老黄:与某些人指责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分化的观点相反,本人指出市场经济之不完全、之畸形化,才是导致贫富分化的根源.
请问老黄,你认为什么样的市场才是完善的市场?美国那样的吗?可是美国那样的国家的贫富分化难道还不严重吗?这里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垄断市场可以导致两极分化,那么不垄断市场是否就可以消除两极分化了呢?我看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无论是垄断市场还是不垄断市场,都可以导致两极分化.
那么中国两极分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权力垄断市场也好,自由竞争市场也好,它们作为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都是成立的.但两者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现实的产权归谁所有.垄断市场还是以垄断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只有在占有同样的生产资料的行业之间的竞争,才存在一个谁垄断市场的问题.可见,垄断市场还是派生的问题.
老黄:与某些人指责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分化的观点相反,本人指出市场经济之不完全、之畸形化,才是导致贫富分化的根源.
请问老黄,你认为什么样的市场才是完善的市场?美国那样的吗?可是美国那样的国家的贫富分化难道还不严重吗?这里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垄断市场可以导致两极分化,那么不垄断市场是否就可以消除两极分化了呢?我看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无论是垄断市场还是不垄断市场,都可以导致两极分化.
那么中国两极分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权力垄断市场也好,自由竞争市场也好,它们作为导致两极分化的原因都是成立的.但两者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现实的产权归谁所有.垄断市场还是以垄断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只有在占有同样的生产资料的行业之间的竞争,才存在一个谁垄断市场的问题.可见,垄断市场还是派生的问题.
能够获得最佳均衡的市场就是完善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时代,一切财富的占有,都首先是对一定市场资源的占有,因此过多的财富的获得必定出自于对市场资源的一定程度的垄断。关于产权归根结底也是一个垄断问题,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产权而不是由某几个人垄断更多的产权,也就不会出现这种产权问题了。
能够获得最佳均衡的市场就是完善的市场。在市场经济时代,一切财富的占有,都首先是对一定市场资源的占有,因此过多的财富的获得必定出自于对市场资源的一定程度的垄断。关于产权归根结底也是一个垄断问题,因为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产权而不是由某几个人垄断更多的产权,也就不会出现这种产权问题了。
"最佳均衡"如何才能获得?标准是什么?
你所说的"市场资源"到底是什么?请你先界定清楚概念.
你认为产权是个垄断问题,而垄断不是产权问题.请问,垄断是如何产生的?垄断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什么?
根源在于初次的资源大配制的时候有的人没有占有什么好的资源,所以就出现了问题,同意10楼认为根源在于产权的问题.
现在搞全流通,我反对,因为怎么流通也不可能流到7亿种地的农业人口手中去,而却口口声声说是全民所有.那农业人口所有的那份在哪里?//
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市场经济总是偏爱着效率,同时十六的也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有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应该也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要反对的是由于在现有的制度下由于钱权交易所造成是收入差距!因此制度很重要!
同时要有一种制度使穷人和富人可以可上可下!
"最佳均衡"如何才能获得?标准是什么?
你所说的"市场资源"到底是什么?请你先界定清楚概念.
你认为产权是个垄断问题,而垄断不是产权问题.请问,垄断是如何产生的?垄断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什么?
均衡即是说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发生的一个点。而一个人要获得更多财富从而显示出贫富分化中的“富”,就必定要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才是可能的。而垄断则可以使一个人长期获得这样的利润。
市场资源就是你所经营的商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经济时代,没有什么资源比这个虚拟的市场资源更重要,因为只有它才可以使人富有。
产权归根结底是一个垄断问题,但垄断并非一定就是产权垄断。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同样同量的一种东西,那么谁也不会再认为他拥有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
均衡即是说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发生的一个点。而一个人要获得更多财富从而显示出贫富分化中的“富”,就必定要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才是可能的。而垄断则可以使一个人长期获得这样的利润。
市场资源就是你所经营的商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经济时代,没有什么资源比这个虚拟的市场资源更重要,因为只有它才可以使人富有。
产权归根结底是一个垄断问题,但垄断并非一定就是产权垄断。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同样同量的一种东西,那么谁也不会再认为他拥有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
现在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说,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市场在财富创造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
我想很少人会支持这样的观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而不是说,谁占有了市场份额,谁就能创造财富了.
接着,市场交易如何才是可能的?至少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分工,一个是产权.没有这两个前提条件,市场交易就无法实现.
然后是市场垄断与产权的关系问题.你强调的是市场垄断,是市场垄断决定了贫富分化,但我的观点是市场垄断是以生产资料垄断为前提的.一般的垄断与产权的关系并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简单说,就是市场垄断与产权垄断,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问题.正如你自己最后的那句话: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同样同量的一种东西,那么谁也不会再认为他拥有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这就说明了产权垄断是关键,市场垄断是派生物.
现在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说,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市场在财富创造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
我想很少人会支持这样的观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而不是说,谁占有了市场份额,谁就能创造财富了.
接着,市场交易如何才是可能的?至少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分工,一个是产权.没有这两个前提条件,市场交易就无法实现.
然后是市场垄断与产权的关系问题.你强调的是市场垄断,是市场垄断决定了贫富分化,但我的观点是市场垄断是以生产资料垄断为前提的.一般的垄断与产权的关系并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简单说,就是市场垄断与产权垄断,哪个在先哪个在后的问题.正如你自己最后的那句话: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同样同量的一种东西,那么谁也不会再认为他拥有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这就说明了产权垄断是关键,市场垄断是派生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甚至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方式。因为,如果你的作为财富的产品如果没有市场,没有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你会去生产它吗?你不至于想将你的产品生产出来后就永远作为贮藏财富而放在自己家里吧?
对贫困根源的认识 唐均 文
最近,有人写文章说:“市场经济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要说:穷人 因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在市场经济中,就活该被“强食”、被“劣汰”。
如果这样的“经济学”也能成为“显学”,那只能说是中国社会的极大悲哀。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之一,就在于它假设所有人的“自身素质”或者“能力”都是一样的,从而导出了“市场自由竞争最公平”的理论假说。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市场远非传统市场理论假设的人和市场,所以,现实生活中“完全”的自由竞争实际上就必然要从不公平开始,而其最后的结果更有可能加剧不公平,亦即“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才是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但其本义是批判性的。
传统市场理论在西方的实践导致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史实。但是,二战以后,西方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预防贫困和救助贫困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类为中国的“经济学”看作“劫富就贫”的社会政策,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
与此同时,为了弥补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经济学家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及其他“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也看到了穷人的“能力”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推导出贫困是“因为穷所以穷”,而是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来加以改变。
日前,媒体上有一位打工仔在“讨说法”:“总说仇富心理,怎么不提提‘仇贫’的人?”应该承认,这种歧视、漠视乃至仇视穷人的“富人的经济学”的影响对当今中国社会贫困的形成和积累才真正是“难辞其咎”。不消除其影响,何来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的发展?
对贫困根源的认识 唐均 文
最近,有人写文章说:“市场经济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要说:穷人 因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在市场经济中,就活该被“强食”、被“劣汰”。
如果这样的“经济学”也能成为“显学”,那只能说是中国社会的极大悲哀。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之一,就在于它假设所有人的“自身素质”或者“能力”都是一样的,从而导出了“市场自由竞争最公平”的理论假说。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市场远非传统市场理论假设的人和市场,所以,现实生活中“完全”的自由竞争实际上就必然要从不公平开始,而其最后的结果更有可能加剧不公平,亦即“马太效应”,“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才是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但其本义是批判性的。
传统市场理论在西方的实践导致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史实。但是,二战以后,西方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预防贫困和救助贫困而设立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类为中国的“经济学”看作“劫富就贫”的社会政策,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
与此同时,为了弥补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缺陷,经济学家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及其他“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也看到了穷人的“能力”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推导出贫困是“因为穷所以穷”,而是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来加以改变。
日前,媒体上有一位打工仔在“讨说法”:“总说仇富心理,怎么不提提‘仇贫’的人?”应该承认,这种歧视、漠视乃至仇视穷人的“富人的经济学”的影响对当今中国社会贫困的形成和积累才真正是“难辞其咎”。不消除其影响,何来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的发展?
市场从来不会根据任何理论来运行,它有自身的自然规律性。因此把市场经济看成是某种人为理论的原因是不对的。如果有许多人仍然贫穷,那么更需要市场经济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有较多的资源去帮助仍然穷困的人。如果因为有人贫穷而拒绝市场经济,那么更多的人一起贫穷甚至一起饿死,那只能是绝路一条!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