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1-19 19:42:23
他不能回答,因为这个人连最起码的数字的属性都不可能分清楚。
对于他来说,7只公鸡加上8只母鸭等于15株向日葵是数学计算上的正确,因为把数字的属性去掉后,7+8=15是从他小学起就被承认的正确算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19:45:27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19:17
还什么“自己去找”,你根本就回答不了我的问题,你也没有能够找到答案的能力。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国家 ...
真奇怪,明明是你自己提出的所有关于数据和推理的所谓“孟文的漏洞”都被我推翻了
而且我在我的帖子里已经明确地告诉你你的错误在哪里
甚至都找到新的证据证明孟文还算是高估了农民收入、低估了城镇人口收入
你自己连说个你家里拿了多少票证都不敢,心虚了吧?
您这反咬一口,算啥能力来做学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0:16:00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19:45
真奇怪,明明是你自己提出的所有关于数据和推理的所谓“孟文的漏洞”都被我推翻了
而且我在我的帖子里已 ...
你不要用嘴硬来掩盖你的心虚。如果你不心虚,就实打实地回答我的问题:
1、国营农场人口是否都是“供应粮人口”?只要回答“是”或“不是”。
2、同样是国家提供的数据,1977年城镇人口为16669万人,供应粮人口却为14270万人,两者相差2399万人。这个差额说明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0:24:38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0:16
你不要用嘴硬来掩盖你的心虚。如果你不心虚,就实打实地回答我的问题:
1、国营农场人口是否都是“供应粮 ...
真奇怪
1、请问:国营农场人口是不是“国营农场职工”?如果是职工,那就是供应粮人口。如果不是职工,那就不是供应粮人口。要不要找国家政策文件看看是什么称谓?
2、两者相差2399万人。这个差额说明了什么?——这个差额不奇怪。只能说明以户籍为基础的统计低估了实际供应粮人口。这个在孟文的文后资料中已经谈到。你自己看文章不仔细,就别怪别人没告诉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0:26:39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0:16
你不要用嘴硬来掩盖你的心虚。如果你不心虚,就实打实地回答我的问题:
1、国营农场人口是否都是“供应粮 ...
好,你也别嘴硬,也别心虚
你说说看,当时你们家领到多少粮票、肉票、布票、油票、工业券等等这些农民根本没有的票证?——第四遍问你了啊
你大哥骑车几个小时轻飘飘地买到活猪活鸭是拿的什么?你确定没有拿粮票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11:54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0:24
真奇怪
1、请问:国营农场人口是不是“国营农场职工”?如果是职工,那就是供应粮人口。如果不是职工,那 ...
请提供相关国家政策的原文:“国营农场职工是供应粮人口,不是职工(比如户口在农场的职工子女)不是供应粮人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16:32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0:26
好,你也别嘴硬,也别心虚
你说说看,当时你们家领到多少粮票、肉票、布票、油票、工业券等等这些农民根 ...
我们家的票证都是按国家计划发的,粮票只用于购买粮食,到农贸市场买农副产品都是花的人民币。
你能说一说吗,你家当时有没有领到过票证?如果没有,你家的粮食哪来的?油哪来的?衣服或做衣服的布哪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21:54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1:16
我们家的票证都是按国家计划发的,粮票只用于购买粮食,到农贸市场买农副产品都是花的人民币。
你能说一 ...
呵呵,不管是哪儿来的,有票证都是隐性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有、但农民没有的隐性收入。
这部分收入可不少啊,你应该指出孟文的这个漏洞:孟文大大低估了城镇居民的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23:36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1:11
请提供相关国家政策的原文:“国营农场职工是供应粮人口,不是职工(比如户口在农场的职工子女)不是供应 ...
呵,作为统销统购的计划经济,政策摆明了说要给农场兜底,却不把这部分人排除在农业人口之外?
——如果他们真这么干了,你应该首先去问候相关的统计部门:你们有没有搞学术的精神?
别人用的都是他们的数据,数据错了你应该找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40:04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1:23
呵,作为统销统购的计划经济,政策摆明了说要给农场兜底,却不把这部分人排除在农业人口之外?
——如果 ...
不是国家的数据错了,而是有一部分城镇人口,包括许多国营农场的人口(国营农场户口为非农业户口,为了区别于农村人口,一般把他们计入城镇人口)都是非供应粮人口。明白了吗?
而孟文就是有选择性地引用了有利于自己结论的数据,而完全没有认真地去分析一下隐藏在不同数据背后的真相。所以我说它根本就不是一篇学术作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48:12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1:21
呵呵,不管是哪儿来的,有票证都是隐性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有、但农民没有的隐性收入。
这部分收入可不少 ...
你太缺乏那时的常识了!向你普及一点吧:
那时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都是发布票的。农村人口一般是不发粮票的,但如果有需要,把自家的粮食卖给国家粮站,除了得到粮款外,还可以得到粮票呢。那是不是国家也给农民以隐性收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1:58:17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1:40
不是国家的数据错了,而是有一部分城镇人口,包括许多国营农场的人口(国营农场户口为非农业户口,为了区 ...
哦,你说是就是啊?是你称呼当时的国营农场工人叫“广大国营农场职工”啊?
知道“职工”这个头衔意味着什么吗?
而孟文就是有选择性地引用了有利于自己结论的数据,而完全没有认真地去分析一下隐藏在不同数据背后的真相。所以我说它根本就不是一篇学术作品!
我都还指出孟文的若干没啥大不了的错误,不过到你这儿,整个完全就豁出去非要耍赖不可啦?
你说孟文是选择性引用,可你偏偏挑出的几个所谓的“孟文的漏洞”完全都不堪一击
你看看你引用的什么所谓的猪肉、非农、国营农场之类的数据,哪个不是被戳破了?
而且到后来说起票证,居然还能反咬一口,说有了票证反而是隐性支出?!笑话!毛时代哪个城镇职工不是为了几张票证打破了头?哪个城镇职工没有这点儿票证能活下来?站出来看看?你们家没有这点票证,你们家能活下来几口人?还隐性开支呢!
睁眼说瞎话!
连痴文那种文学纪实都不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2:38:54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1:58
哦,你说是就是啊?是你称呼当时的国营农场工人叫“广大国营农场职工”啊?
知道“职工”这个头衔意味着 ...
职工就意味着吃“供应粮”吗?你敢肯定吗?如果职工并不一定吃“供应粮”,你就承诺从这个论坛上永久消失,你敢吗?
其他的回答请耐心等待,因为要审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3:05:37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2:38
职工就意味着吃“供应粮”吗?你敢肯定吗?如果职工并不一定吃“供应粮”,你就承诺从这个论坛上永久消失 ...
奇怪,政策上都白纸黑字告诉你:国家对国营农场有兜底返销粮
你不知道什么叫“国营农场”么?好啊,你解释一下,如果“国营农场”跟“农村”没有任何差别,你就承诺从这个论坛上永久消失,你敢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9 23:09:14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19 22:38
职工就意味着吃“供应粮”吗?你敢肯定吗?如果职工并不一定吃“供应粮”,你就承诺从这个论坛上永久消失 ...
太可笑了
一个连基础的经济常识都没有、把城镇人口才享有的票证说成是隐性支出的人,居然张口闭口要别人做承诺?
恭喜你啊,你可以宣扬你找到的孟文的第6个漏洞了:孟文没有估计城镇人口还有票证这个隐性支出,所以孟文大大高估了城镇人口的收入!哈哈哈哈!
你可以把这个伟大发现发在论坛里,让大家好好瞻仰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7:22:26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3:05
奇怪,政策上都白纸黑字告诉你:国家对国营农场有兜底返销粮
你不知道什么叫“国营农场”么?好啊,你解 ...
我从来没有说过国营农场与农村没有差别的话,我也不反对把国营农场的总产值从农业总产值中作扣除,不反对区分农场职工的收入与农民的收入。但既然作了扣除,既然作了区分,在计算农民人均收入的时候,就不应该把农场职工以及户口也在农场的他们的家属、子女也算作农业人口!这才是孟文的致命漏洞之一,导致这一漏洞的就是孟文以供应粮人口为标准,将不吃供应粮的非农村户口的人,包括国营农场中不吃供应粮的人口,统统算作农业人口,在农民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少算了农民的人均收入。
所以,你如果有起码的阅读能力的话,或者你不是在故意要搅浑水的话,你就应该知道我所提问题的核心不是农场职工与农民有无区别,而是农场人口是否都吃“供应粮”!如果你有底气的话,就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敢吗?你敢承诺如果农场人口并不都吃供应粮,你就从这个论坛上永久消失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7:58:36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19 23:09
太可笑了
一个连基础的经济常识都没有、把城镇人口才享有的票证说成是隐性支出的人,居然张口闭口要别人 ...
我有说过“把城镇人口才享有的票证说成是隐性支出”吗?把原话找出来!把链接给出来!
你不觉得真正可笑且可怜的是你自己吗?篡改别人的发言,然后再加以嘲笑,你连最起码的学术态度都没有!
睁大了你的眼睛再看看我的原话吧:
如果国家发给城镇居民的粮票就是隐性收入的话,那么使用粮票购买粮食就是一种隐性支出。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page=8#pid23299949

票证本来只是国家计划供应的凭证,即国家用计划保障供应的凭证。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领取票证就是获得隐性收入,那么支付票证不就是支付隐性收入吗?不就是隐性支出吗?难倒你领取工资算作收入,用工资购买商品就不是支出,仍然是收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8:26:09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7:58
我有说过“把城镇人口才享有的票证说成是隐性支出”吗?把原话找出来!把链接给出来!
你不觉得真正可笑 ...
你的逻辑可真强大!
支付隐性收入=隐性支出??
小同学,你还是回去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再来讨论学术问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8:45:52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7:22
我从来没有说过国营农场与农村没有差别的话,我也不反对把国营农场的总产值从农业总产值中作扣除,不反对 ...
但既然作了扣除,既然作了区分,在计算农民人均收入的时候,就不应该把农场职工以及户口也在农场的他们的家属、子女也算作农业人口!
请注意:孟文在这里已经有说明:1978年,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个区别是很明显的:有供应粮,不管你人在哪里,都是城镇人口;而没有供应粮,不管你在哪里,都是农村人口。有疑义么?
按照这个概念来划分,国营农场(请注意国营两个字)既然是国营,当然是吃供应粮的(不要因为它自身也生产粮食就混淆这个概念),所以凡是吃供应粮的都统一扣除,有什么问题吗?
你有见过什么时候政策文件将农村称呼为“国营农村”的吗?
你就应该知道我所提问题的核心不是农场职工与农民有无区别,而是农场人口是否都吃“供应粮”!如果你有底气的话,就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敢吗?
切,一个连“隐性支出”的概念都不懂的人,还鼻孔插葱——装象呢?
除非你以偏概全扯什么“我的所见所闻”“我家随便可以买活猪活鸭”“我那儿玉米有的是”,你说说看哪儿的国营农场是政策层面完全没有供应粮的(不问实际执行)?你敢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9:37:28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20 08:26
你的逻辑可真强大!
支付隐性收入=隐性支出??
小同学,你还是回去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再来讨论学术问题吧 ...
你把你的收入用来购买商品,如果不叫支出那还叫收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9:38:19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9:37
你把你的收入用来购买商品,如果不叫支出那还叫收入吗?!
让你搞清楚的是“隐性支出”,不是“支出”;“隐性收入”花出去不叫“隐性支出”
你太逗了,还口口声声搞学术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9:41:01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20 08:45
请注意:孟文在这里已经有说明:1978年,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个区别是很明显的:有供应粮,不管 ...
我可以拿出国营农场人口并不都吃供应粮的证据!我如果拿出来的话,你敢不敢承诺永久退出这个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9:53:21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9:41
我可以拿出国营农场人口并不都吃供应粮的证据!我如果拿出来的话,你敢不敢承诺永久退出这个论坛?
真奇怪,一个连“隐性支出”都不懂的人,嚷嚷让别人退出论坛?
好啊,我看看你能拿出什么样的证据来推翻商业部的人口统计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9:56:27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20 09:38
让你搞清楚的是“隐性支出”,不是“支出”;“隐性收入”花出去不叫“隐性支出”
你太逗了,还口口声声 ...
把支出花出去不叫支出?那叫什么?看来你应该专门写一篇轰动全球的论文了——收入的花费不是支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09:58:14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20 09:53
真奇怪,一个连“隐性支出”都不懂的人,嚷嚷让别人退出论坛?
好啊,我看看你能拿出什么样的证据来推翻 ...
你敢承诺吗?你有这个底气吗?!
不要嘴硬心虚!你有这个底气的话就承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10:04:16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9:56
把支出花出去不叫支出?那叫什么?看来你应该专门写一篇轰动全球的论文了——收入的花费不是支出!
呵呵,你又来胡搅蛮缠了
把“隐性收入”光明正大地花出去可不叫“隐性支出”哦!
你连两个概念都混为一谈,就别以为别人跟你一样二,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10:05: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9:58
你敢承诺吗?你有这个底气吗?!
不要嘴硬心虚!你有这个底气的话就承诺呀!
我当然敢承诺啊,我有这个底气
我看看你哪儿来的底气跟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唱对台戏
好啊,如果你还是用你的什么“我看见”“我知道”“我听说”来反驳的话,你也退出论坛?
啊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10:06:49
wzwswswz 发表于 2014-1-20 09:58
你敢承诺吗?你有这个底气吗?!
不要嘴硬心虚!你有这个底气的话就承诺呀!
把“隐性收入”光明正大地花出去叫“隐性支出”?
你敢承诺吗?你有这个底气吗?如果这句话被驳斥,你敢退出论坛?你有这个底气吗?——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10:17:35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20 10:04
呵呵,你又来胡搅蛮缠了
把“隐性收入”光明正大地花出去可不叫“隐性支出”哦!
你连两个概念都混为一 ...
那就是说,你承认城镇居民凭粮票购买粮食的实际花费大大高于按粮食价格支出的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0 10:22:51
洪木林 发表于 2014-1-20 10:05
我当然敢承诺啊,我有这个底气
我看看你哪儿来的底气跟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唱对台戏
好啊,如果你还是用你 ...
我早就说过了,商务部的数据和统计局的数据都没问题,前者统计的是“供应粮人口”,后者统计的是“城镇户籍人口”,两者的差额就是“具有城镇户籍的非供应粮人口”。国营农场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口。明白了吗?
怎么样?如果我拿出证据来,你就永久退出这个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