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302 2
2008-01-20
<p>有次考试题目,关于农业补贴的,有3种措施:1.直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2.种粮补贴;3.特定用途补贴,评价这3种措施对农业补贴的效果。</p><p>平狄克的微观上有类似第一种措施的案例,讲ZF收购余粮,用剩余来解释的,并提到该种措施的ZF支出比较高,我理解为社会成本大于补贴的效果,因此应采用后两种补贴方式,直接把补贴发给农民。</p><p>但对于后两种的比较,我个人认为:种粮补贴和特定用途补贴可理解为一般性补贴和指向性补贴,即前者可以对生产要素同补,而后者只能补贴一种生产要素。假定除特定补贴的生产要素外,其他的生产要素作为一种,两种补贴都是比例补贴。体现在图上就是,一般性补贴的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指向性补贴绕着纵轴的端点向外转动。哪种情况下等产量线可达到更高的位置?此时可以用Slusky方程来描述这其中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吗?</p><p>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矛盾的东西,比如粮食增产并不一定能使农民收益,补贴是实物补贴还是现金补贴等等。我只是想请教达人对此的看法。谢谢!</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1 10:05:00

补贴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 17:36:00

提高产量吧,这样可以使等产量线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