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619 79
2008-02-01

利息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

曹国奇

 

提要:一个没有留名的朋友来信要我证伪他的观点——利息是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见附1),由于本人最近提出“货币是无偿发放”的新观点,所以这次打算公开回答学术朋友,也好使更多的人士讨论我的新观点

 

要讨论通货膨胀就一定要给通货膨胀选定一个的定义,不然不好讨论。好在这个朋友的“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一文中强调货币量与财富量间的正比关系,所以这个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我是高度强调这种关系的,尤其是强调其中质量问题。我建立的财富价值论指明,当商品的质量提高时,商品量不会增加,但是财富量会增加。

 

这位朋友认为“货币的本质是持有人拥有的向发行人索取实物的权利”,这是从交换角度看货币的本质性的。的确,在交换角度货币具有这种本质性,但是交换只是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它还不能说明所有,比如不能说明货币是怎样注入经济系统的,比如不能说明财富是怎么产生的,又将何出去等等问题,而通货膨胀确实是贯穿整个经济系统。不谈其它的,只看这个朋友的视角和其要讨论问题的视角高度不一致,我们基本可以肯定他观点是不可靠的。

 

我提出信贷不能发行货币,用这位朋友的话语表达,就在于货币的索取权的问题,因为商业银行贷出的货币必须加利息收回,服从“还款-贷款-银行成本-银行利息=0”这个恒等式。这里一贷一还,差额等于0,通过商业银行一分钱也没有发出来。经典理论认为的货币是通过商业银行发行的,只不过是经济系统本身的钱在原地打滚而已,实际上一分钱没有发出来。按我建立的财富价值论,货币(纸币)一定是无偿发行的,只有无偿发行才能保证经济系统的货币存量不断增加,于是我们每个人手中的绝对零花钱(没有任何借贷的完全是自己的钱)不断增多。

 

很明显这位朋友提出“利息是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也是赞同我的观点的,但是这不代表他的观点就是可靠的。显然,这位朋友和经典理论笼统谈贷款一样,他也用词很模糊,只是笼统说利息,而没有具体指明利息是贷款的利息,还是存款的利息,还是二者的利息差。我给定的“还款-贷款-银行成本-银行利息=0”恒等式中是完全包含利息的,自然在长期上利息也与通货膨胀没有任何关系。短期上是有关系的,这是基于同时期的还款量小于贷款量。

 

如果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很大也不会多发行货币,原因是银行本身也是经济系统的一员,通货膨胀对它们同样有效,巨大的息差只是使商业银行的利润高涨。显然这种高额利润与当今房产行业的高额利润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任何区别。作为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如果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是发行货币渠道,那么首先一定要证明商业银行是经济系统之外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证明这一点。

 

这位朋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假定某个国家银行储蓄总量是100万亿元,储蓄日利息率是万分之一,那么很显然这个国家每天产生利息100亿元,也就是货币财富每天增加100亿元;再假定这个国家某天因某重大事件而全民放假一天,那么很显然那天没有人从事生产所以那天的实物数量没有增加;案例到此我们会非常非常容易地发现:那天实物数量没有增加而货币财富却增加了100亿元。

 

这位朋友在这里很看片面,我要问的是:如果那天全国人都加班了呢?如果因为那天因为放假人们没有挣到钱而还起钱呢?如果同时银行的贷款量是400万亿元呢?要知道,百姓和企业的钱(包括银行)是靠自己挣的,还钱始终是挣钱为前提的。如果他们没有挣到钱就不会还钱。钱都不还,何来这位朋友所谓的虚假货币?再说除中央银行外谁都不能印钱,商业银行、百姓和一般企业怎么可能增加或减少系统的货币量呢?利息的高低(或者息差高低)只是改变财富的分配格局,而不会改变系统的货币总量。利息(息差)高银行分得更多财富,利息(息差)低银行分得更少的财富,这同其它行业利润高低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自然利息与通货膨胀和紧缩没有关系。

 

我还是坚信货币是无偿发放的观点。

 

=======================================

1,未知朋友的来信:

 

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敬请曹国奇证伪

 

当你真正把握货币的本质时你会发现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

 

※※※※※※※※※※※※※※※※※※※※※※※※※※

 

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是“利息”。

 

一、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的功能而不是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但货币的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持有人拥有的向发行人索取实物的权利。

比如持有100元人民币就意味着持有人可以向中国政府索取价值100元的实物;持有100美元则意味着持有人可以向美国政府索取价值100元的实物。

 

现实生活中货币的易手其本质是货币中蕴藏着的权利的转让。人们愿意接手某种货币是因为该种货币最终可以向其发行人主张权利。如果某种货币的发行人即将下台,那该种货币人们就不愿意接手。原因很简单,发行人下台那货币中隐藏着的权利就主张不到了。

 

持有人向发行人索取实物的权利也意味着发行人向持有人支付实物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财富总量应该是等于这个国家的具有国家所有权的实物财富总和,也就是货币财富=实物财富。

如果权利与义务不对等,那货币持有人就有可能主张不到他的权利。货币如果主张不到权利就会被抛弃。所以货币发行人如果想继续存在,那他就得使货币中隐藏着的权利和义务保持对等。

 

二、货币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实物数量的增长

 

如果只有货币财富的增长而没有实物数量的增长,那这种增长就是虚假的增长。

 

举例说明如下:

假定某国货币财富100万亿元,由于货币财富=实物财富,所以实物财富也是100万亿元。

再假定所有实物都是单一价100元一件,那么实物金额=实物单价*实物数量,所以100万亿元实物金额的实物数量是1万亿件。

 

现在增加货币50万亿元实物数量则保持不变,结果会怎样呢?

 

150万亿元金额1万亿件实物,

实物金额=实物单价*实物数量也就是150万亿元=150/*1万亿件,

结果就是实物单价从100元一件上升到150元一件。

 

实物单价上升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涨价,

涨价的结果就是:钱是多了但东西也变贵了,钱多了之后并不能买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只有货币财富增长而没有实物数量增长的增长是虚假的增长。

 

三、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是利息

 

让我们来构造一个案例。

 

假定某个国家银行储蓄总量是100万亿元,储蓄日利息率是万分之一,那么很显然这个国家每天产生利息100亿元,也就是货币财富每天增加100亿元;

再假定这个国家某天因某重大事件而全民放假一天,那么很显然那天没有人从事生产所以那天的实物数量没有增加;

案例到此我们会非常非常容易地发现:那天实物数量没有增加而货币财富却增加了100亿元。

 

我们已经知道:只有货币财富增长而没有实物数量增长的增长是虚假的增长,结果就是钱多了之后并不能买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利息的存在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

(注,物价上涨的时间是虚假增长的货币财富进入流通的时间。)

所以利息这个人工设计出来的产物其实就是通货膨胀的真正的根源。

 

我们也可以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定富裕到一定程度之后居民吃息过日子,然后请问如果是全民吃息过日子那结果会怎样?

结果究竟会怎样?相信英明的您一定找到了答案。

 

附,投资的真实面目

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这其实是盲人摸象的认识。隔离法可以让我们既快又好的认识投资的真实面目。

 

让我们构造案例。

假定某人投资房地产,他盖了1万套房子,每套房子价值100万元人民币。这个投资看上去似乎是增加了100亿元的GDP,然而如果我们把投资和消费隔离,也就是假定永远没有人购买这些房子,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就是投资人破产。

 

隔离法让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发现:

没有消费的投资不能真正地拉动经济增长。

所以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就是:

经济之所以增长完完全全是靠消费,投资只不过是“一只假虎之威的狐”罢了。

(注,出口的本质是消费,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消费是外国人的消费。)

 

 

附,谬误常常会被当成真理来信奉,比如以前西方人曾坚信地心说,我们现在已经确信地心说是一个谬误。

 

可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2-1 08:06:00

如果说“利息(率)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我不敢表示苟同。且不说理论上如何,我们来看看实际是怎样的。我曾经有一篇论文,用18个OECD国家的宏观数据(1970年~2006年)来分析竞争强度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利率和通胀率之间在统计上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提高利率会加剧通货膨胀,至少在短期是这样的。

但是,说“利息是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显然是不对的。引起通货膨胀的因数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利率,其它诸如人口增长、消费习惯、市场结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工资等等。很难说,哪个因数对通货膨胀起根本性作用。如果一定要在众多因数中选出一个来说它是通货膨胀真正根源的话,那也应该是消费。如果没有了消费也就自然没有了价格,当然也就没有了通货膨胀——显然,这是很牵强的。虽然我们不可能用实际数据来验证“零利率下依然存在通货膨胀”,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理论上证明这一点。

所以,利率和通货膨胀存在密切联系,但不能说利率是通胀的根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 09:24:00

理论上,布什在白宫放个屁,普京在克林姆林宫都能够闻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 22:55:00
以下是引用toddzhao在2008-2-1 8:06:00的发言:

如果说“利息(率)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我不敢表示苟同。且不说理论上如何,我们来看看实际是怎样的。我曾经有一篇论文,用18个OECD国家的宏观数据(1970年~2006年)来分析竞争强度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利率和通胀率之间在统计上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提高利率会加剧通货膨胀,至少在短期是这样的。

但是,说“利息是通货膨胀的真正根源”显然是不对的。引起通货膨胀的因数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利率,其它诸如人口增长、消费习惯、市场结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工资等等。很难说,哪个因数对通货膨胀起根本性作用。如果一定要在众多因数中选出一个来说它是通货膨胀真正根源的话,那也应该是消费。如果没有了消费也就自然没有了价格,当然也就没有了通货膨胀——显然,这是很牵强的。虽然我们不可能用实际数据来验证“零利率下依然存在通货膨胀”,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理论上证明这一点。

所以,利率和通货膨胀存在密切联系,但不能说利率是通胀的根

看来你定义的通货膨胀与我们讨论中定义的通货膨胀不一样。我们是以货币量超过财富量来定义的,而不是简单的物价上涨。

如果贷款利息增加,由于成本价格关系的存在,这自然会导致物价上涨。可是只看这个就能肯定通胀了吗?我看未必。显然如果此时的储蓄利息也增加,甚至增加更多,我们就很难说人们实际利益受损。

从原理上讲,这只是成本价格关系的必然结果,同资源枯竭、工资上涨导致的物价上涨有什么区别呢?你总不能说成本增加不该涨价吧?自然这种涨价是应该的,可是通胀导致的涨价在原理上是不该涨的。那么我们就得区分合理涨价和不合理涨价了,可是通胀的定义中不能区分这个。因此我与那位网友是以“货币量超过财富量”来讨论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 23:15: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1 23:18: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8-2-1 22:55:00的发言:
看来你定义的通货膨胀与我们讨论中定义的通货膨胀不一样。我们是以货币量超过财富量来定义的,而不是简单的物价上涨。

“以货币量超过财富量”来定义的“通货膨胀”?那么你这里用什么来度量“财富量”呢?我想,只能是用货币吧。既然是用货币来度量财富量,那和“用物价上涨”来定义的通货膨胀又有什么区别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2-2 01:30:00
以下是引用toddzhao在2008-2-1 23:18:00的发言:

“以货币量超过财富量”来定义的“通货膨胀”?那么你这里用什么来度量“财富量”呢?我想,只能是用货币吧。既然是用货币来度量财富量,那和“用物价上涨”来定义的通货膨胀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觉得阁下这个问题无理,难道不能度量物体重量的时代表明物理学有关定律在那时不存在吗?

显然阁下没有意识到经典理论中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商品量,经典是如何度量10米+12坯布的商品量是多少的?

记住,某种量不能测度并不影响以这种量为基础建立的有关定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