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D曲线的推导,高鸿业老师的书上运用了IS-LM模型进行推导,但是本人觉得这种推断存在问题。LM曲线由M/P=ky-hr推出,IS曲线由y=c+i+g+nx,推出,两者交点即实现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实现均衡R和均衡Y
根据各类宏观书的解释,在y点,企不会改变产量,即非自愿存货为0(IU=0),为了满足IS-LM的假设,假如现时价格为P1,货币供应量为M1。因此社会总需求此时为y,在均衡情况下厂商也提供y,因为在此时非自愿存货为0,那么满足IS曲线上的点既满足产品市场的均衡。推导AD曲线的过程中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假设P变为P2(P2<P1),则有M1/P2>M1/p1,根据书上的推导过程此时有M1/P2=ky-hr y=c+i+g+nx ,均衡产量依据keynes box,假设为Y2. 那么在y2的时候厂商也愿意提供Y2产量,因为这个时候非自愿存货为0。将(Y1,P1)和(Y2,P2)相连即得AD曲线。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割裂需求方和供给方的问题,AD曲线如果从含义来说指的是在价格为P下,社会所需要的产量(即消费、投资、购买支出),但是在这个推导过程中企业也愿意有Y1,Y2的产量,因为在此时非自愿存货为0.本身就蕴含着供求平衡。那么AD曲线到底是什么含义,AD-AS交点又意味着什么,既然在P1时企业愿意提供Y1,在P2时企业也愿意提供Y2。
[img]file:///C:/Users/dellpc/Documents/Tencent%20Files/291866581/Image/[ST)4%7B7)6MZ%7DEP2N72W]O@W.gif[/img]
[img]file:///C:/Users/dellpc/Documents/Tencent%20Files/291866581/Image/[ST)4%7B7)6MZ%7DEP2N72W]O@W.gif[/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