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466 1
2014-02-11

     按照国际通用的欧洲医药市场研究协会的分类方法,镇痛药一般分为麻醉镇痛药(Narcotics)和非麻醉镇痛药(Non-Narcotics)。实际上大部分被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而被严加管制的药品不是前文所介绍的麻醉剂,而是本文要介绍的麻醉镇痛药,代表性的产品包括吗啡、芬太尼系列、杜冷丁等。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按照国际惯例一般都被严格管制。国际麻醉品管制局(INCB)是国际麻醉品管制机关,2007年公布第十一版《经常用于非法制造受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前体和化学品清单》,对全球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生产、运输、贸易等进行监管。


    我国对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也进行严格的管制,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指出国家对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四类药品实施特殊管理。2005年我国颁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强调了国家对于麻醉和精神药品实施严格监管。随后颁布的生产、运输、经营管理办法是条例的实施细则,其中明确指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定点经营。国家对行业的严格监管决定了行业的天然垄断属性,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具备较多品类麻醉药品生产资格,在麻醉药生产领域的竞争优势很难被超越。麻醉和精神药品经营企业分为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目前仅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得全国性批发企业资质,国药股份更是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区域性批发企业则多为各地的医药商业龙头公司。


    图1:麻醉镇痛药生产流通情况



    从麻醉镇痛药品生产流通的整个过程来看,二级流通企业数量巨大,各地都有分布,且市场空间有限,政策壁垒带给公司的实际获益很小。从生产企业端来看,具有多品种和大品种生产和进口资格的企业有望从政策壁垒中获益,代表性的企业如宜昌人福、青海制药厂、国药集团工业公司、北京萌蒂等企业。在整个麻醉镇痛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壁垒最高的实际上是一级流通企业,由于政策限制,目前只有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和重庆医药具有这个资质,所有麻醉镇痛产品都需要经过这些企业的流转才能到终端用户手中,此环节加价率一般在17%,高于二级流通环节10%-14%的加价率,且一级流通企业同时具备二级流通企业资质,可以直接向终端供货,这样更能够赚取二级流通部分的差价。国药股份由于长期绝对垄断一级经营权,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在这一领域仍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从全球来看我国麻醉镇痛药物使用量很小,以吗啡和阿片为例,我国使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小,再考虑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麻醉镇痛药实际处于极低的使用水平。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对于毒品的严格禁止和控制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临床麻醉镇痛尚有巨大的未被充分认识的需求,未来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图2:预计2013年各国麻醉镇痛药需求量



    图3:预计2013年各国麻醉镇痛药需求(平均)



    从80年代开始,WHO就致力于制定具有广泛适用性而切实可操作的镇痛指导原则。目前WHO的三阶梯镇痛原则被全球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全球镇痛治疗的标准。


    图4:WHO三阶梯给药法



    近几年镇痛治疗在我国逐渐获得临床重视,许多医院开始建立镇痛门诊,甚至镇痛科室。其他科室医生也在逐渐改变对麻醉镇痛药物的偏见,建立科学镇痛观念,副作用较大的老产品如哌替啶正在被新产品逐渐替代。


    图5:麻醉镇痛药近年销售情况



    图6:麻醉镇痛药市场份额情况



    IMS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整个麻醉镇痛药物市场规模约20亿元,近几年增速约在17%。芬太尼类包括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合计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吗啡市场份额其次,其余品种如羟考酮、布托诺菲、哌替啶等占据市场份额较少,且除羟考酮之外的其他产品增速较慢。


    表1:常用麻醉镇痛药管制类型及市场规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4 22:10:32
意思是 需要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