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3-30 12:12:21
Rousseau 发表于 2014-3-30 11:44
一个理科博士,连最起码的高中生的逻辑都没有过关,竟然混到博士学位,难怪我们这个国家博士成堆,但综合国 ...
我这个博士水平低所以才来批判马克思经济学呀,批判这么一个小儿科的东西,哪里需要高水平的博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30 14:05:23
hj58 发表于 2014-3-30 12:10
“交换不导致节约劳动而是先有节约劳动才有交换。”
我的原话是“节约劳动是交换的本质动机。”

你兜了一大圈不过是在论证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你之前,这里的效用论拥护者们有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来反驳你的这种论点:一个孩子有积木,另一个孩子有纸牌,两个人为了取得对方手里的东西而交换着玩,于是双方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交换与劳动无关,进而也和你的所谓节约劳动无关,只与心理感受和主观感觉有关。

你连这一点都无力反驳的话,就不要讨论什么节约劳动与否了。
你连“证伪了 1+1=3 不等于证明了 1+1=4”这个例子都看不懂,水平可想而知。
你的例子毫无针对性,漫无边际。
一方面自己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又要躲在劳动价值论背后来企图自圆其说。
我这个博士水平低所以才来批判马克思经济学呀,批判这么一个小儿科的东西,哪里需要高水平的博士?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能反驳才显示你的水平。
某老板曾经对我说,为什么理货员没有把那么多礼盒的拎扣装好。
我回答说,因为他们一直干这个事情。
老板奇怪:一直干的,更应该没有遗漏咯。
我回答,恰恰一直干,所以遗漏了。
请你分析其中的矛盾对立和其中的矛盾统一性。测试你是否懂辩证逻辑在实践中的使用。
不懂这个逻辑可以说不懂,没关系的。但是不要胡说八道,免得玷污你博士头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30 14:39:11
Rousseau 发表于 2014-3-30 14:05
在你之前,这里的效用论拥护者们有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来反驳你的这种论点:一个孩子有积木,另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有积木,另一个孩子有纸牌,两个人为了取得对方手里的东西而交换着玩,于是双方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交换与劳动无关,进而也和你的所谓节约劳动无关,……”


哈哈,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交换是为了节约劳动。

如果不交换,他们必须自己做一副牌,或做一套积木。那要费多少事?

正确的理论就是不怕任何刁钻奇怪的例子。

不像劳动价值论,死也不敢证明给别人看,劳动量是如何决定价值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30 14:41:18
Rousseau 发表于 2014-3-30 14:05
在你之前,这里的效用论拥护者们有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来反驳你的这种论点:一个孩子有积木,另一个孩子 ...
唉,你还是没有看懂。我再改一下吧:

你证伪了 1+1=3 不等于你证明了1+1=2。

也就是说,即使你证明了不同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等于你证明了一个其它观点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 16:55:16
hj58 发表于 2014-3-30 14:41
唉,你还是没有看懂。我再改一下吧:

你证伪了 1+1=3 不等于你证明了1+1=2。
马克思的理论的正确不是你来证明的,而是无数全世界的经济学研究者,包括庸俗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试图去反驳都在反驳中反而暴露出自己谬误后被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是正确的。
你试图反驳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相当于你用1+1=2来做比喻),但你没有做到(你承认你的理论相当于1+1=3)。
当你要求证明一种理论的正确性时,还有什么比无法反驳更能证明其正确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 17:01:42
hj58 发表于 2014-3-30 14:39
“一个孩子有积木,另一个孩子有纸牌,两个人为了取得对方手里的东西而交换着玩,于是双方都得到了满足, ...
哈哈,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交换是为了节约劳动。
如果不交换,他们必须自己做一副牌,或做一套积木。那要费多少事?
你好像不记得,这个例子中,两个孩子各自取得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与劳动没有关系。
而且你忘记了,当他们完成交换后,他们同时失去自己原有的东西及其效用。所以,丝毫没有节省任何东西——包括劳动。
真的建议你好好去了解一下斯密著作的前前后后,不知道为什么你不去了解一下伯纳尔通过在1776年对《国富论》的反驳,早就解决了你的这个问题。
你除了到这里显露你的无知以外没有证明任何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 21:00:03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1 17:01
你好像不记得,这个例子中,两个孩子各自取得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与劳动没有关系。
而且你忘记了,当他们 ...
“两个孩子各自取得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与劳动没有关系。”

—— 一开始和劳动没有关系就不能节约劳动了?自己做扑克牌需要劳动 A 小时,直接交换需要劳动 0 分钟,交换不就节约了 A 小时?你连最基本的逻辑和算术都忘记了?


“而且你忘记了,当他们完成交换后,他们同时失去自己原有的东西及其效用。”

—— 农民用粮食和工人交换斧头,难道交换完之后农民还保留着粮食、工人还保留着斧头?那叫什么交换?

你除了抄书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 21:09:42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1 16:55
马克思的理论的正确不是你来证明的,而是无数全世界的经济学研究者,包括庸俗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试图去反驳 ...
“马克思的理论的正确不是你来证明的,而是无数全世界的经济学研究者,包括庸俗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试图去反驳都在反驳中反而暴露出自己谬误后被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是正确的”

—— 马克思的理论“劳动量决定价值量”怎么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你连个劳动量都无法测算,你怎么在实践中证明其是正确的?


“你试图反驳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相当于你用1+1=2来做比喻),但你没有做到(你承认你的理论相当于1+1=3)。当你要求证明一种理论的正确性时,还有什么比无法反驳更能证明其正确性的?”


—— 你想反驳我对马克思的批判,你先说你知道瓜农的劳动时间,后来站不住脚了,就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你至今没有告诉我怎么“总结”法?

你既不知道瓜农的劳动时间,又说不出来劳动价值论是如何“总结”出来的,不正说明我对马克思的批判是你所无法反驳的吗?

我把自己的理论比喻为 1+1=3,把马克思的理论比喻为 1+1=2,你看你高兴得?你连这点小比喻都如获至宝,不正说明你所捍卫的东西的脆弱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08:31:07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道:
“在原则上,没有产品的交换,只有参加生产的各种劳动的交换”。
这种观点,是比较合乎以劳动所有权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性质的客观存在,
还是比较合乎以资本所有权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性质的客观存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1:06:02
hj58 发表于 2014-4-1 21:09
“马克思的理论的正确不是你来证明的,而是无数全世界的经济学研究者,包括庸俗经济学的领军人物试图去反 ...
—— 马克思的理论“劳动量决定价值量”怎么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你连个劳动量都无法测算,你怎么在实践中证明其是正确的?
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还是明明一再看见还楞装作没看见?
劳动量的单位就是劳动时间上的劳动体现。单位产出比上劳动时间就是个体劳动的度量,当其作为社会劳动时,个体劳动的不同产出单位按照同等经济意义单位通约,不同劳动时间内的必要劳动产出形成交换价值。到了你那里,可能根本就看不懂了。
—— 你想反驳我对马克思的批判,你先说你知道瓜农的劳动时间,后来站不住脚了,就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你至今没有告诉我怎么“总结”法?
在第几楼站不住脚了?你自己在先前的辩论中你对我104楼前后的答复躲开了实质问题转移了话题,到后面的这里变成了我站不住脚?我在117楼让你帮我找出来我在什么地方告诉你西瓜的成熟时间就是瓜农的劳动时间,你到现在都没有找出来啊?自己胡乱理解别人的发言,还倒栽对方站不住脚。——其实呢,自己理解混乱,自己搞不清楚了,把自己站不住脚的理解当作了对方站不住脚。我倒是看见有人把朝鲜语当成日语的,因为他真的是不懂这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你呢,是既不懂效用论在说什么,也不懂劳动价值论在说什么。
你既不知道瓜农的劳动时间,又说不出来劳动价值论是如何“总结”出来的,不正说明我对马克思的批判是你所无法反驳的吗?
104楼。
我把自己的理论比喻为 1+1=3,把马克思的理论比喻为 1+1=2,你看你高兴得?你连这点小比喻都如获至宝,不正说明你所捍卫的东西的脆弱吗?
我不高兴,但我至少比较谦虚,不像你那样明明知道自己的理论好比1+1=3,还这样张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1:59:46
hj58 发表于 2014-4-1 21:00
“两个孩子各自取得的东西从一开始就与劳动没有关系。”

—— 一开始和劳动没有关系就不能节约劳动了? ...
—— 一开始和劳动没有关系就不能节约劳动了?自己做扑克牌需要劳动 A 小时,直接交换需要劳动 0 分钟,交换不就节约了 A 小时?你连最基本的逻辑和算术都忘记了?
一开始就没有制作扑克,后来这两个孩子也没有制作扑克或者积木,你哪里蹦出来的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A小时?你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多少小时没有参与他们的交换。所以是我说“你连最基本的逻辑和算术都忘记了?”
—— 农民用粮食和工人交换斧头,难道交换完之后农民还保留着粮食、工人还保留着斧头?那叫什么交换?

你除了抄书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吗?
你既然可以无知到这个程度,我就让已经死了的人来对付得了。你对221楼的劝诫丝毫没有悟性。
读一读当初经典作家们相互之间如何过招的,对你来说,如下文字太高深,几乎不能指望你读懂。


附件列表
T.P.1776.jpg

原图尺寸 205.51 KB

T.P.1776.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8:00:23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2 11:59
一开始就没有制作扑克,后来这两个孩子也没有制作扑克或者积木,你哪里蹦出来的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A小时? ...
“一开始就没有制作扑克,后来这两个孩子也没有制作扑克或者积木,你哪里蹦出来的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A小时?”


—— 如果他们不相互交换,那么要想玩扑克牌或积木,就必须自己制作,都需要花费劳动(假设劳动量分别为 A 和 B)。但如果他们相互交换扑克牌和积木,是不是就不需要劳动?即付出劳动量 =0?

那么交换不就节约了劳动量 A  和 B 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8:09:02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2 11:59
一开始就没有制作扑克,后来这两个孩子也没有制作扑克或者积木,你哪里蹦出来的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A小时? ...
“一开始就没有制作扑克,后来这两个孩子也没有制作扑克或者积木,你哪里蹦出来的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A小时?”

—— 你在看英文之前先学学如何看中文吧!

如果他们不相互交换,而又要玩扑克牌或积木的话,难道不需要花费劳动去制造扑克牌或积木?

要知道交换能不能节约劳动,当然要用“通过交换满足需求”和“不通过交换满足需求”两种状态所需要的劳动量来进行比较,你连这个都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9:03:39
hj58 发表于 2014-4-2 18:00
“一开始就没有制作扑克,后来这两个孩子也没有制作扑克或者积木,你哪里蹦出来的自己做扑克需要劳动A小 ...
—— 如果他们不相互交换,那么要想玩扑克牌或积木,就必须自己制作,都需要花费劳动(假设劳动量分别为 A 和 B)。但如果他们相互交换扑克牌和积木,是不是就不需要劳动?即付出劳动量 =0?

那么交换不就节约了劳动量 A  和 B 吗?
节约了什么?扑克的劳动为A,积木所代表的劳动为B,相互交换意味着A=B,原先拥有A的,失去A而得到B,拥有B的失去B而得到A,于是什么也没增加。
—— 你在看英文之前先学学如何看中文吧!

如果他们不相互交换,而又要玩扑克牌或积木的话,难道不需要花费劳动去制造扑克牌或积木?
你提这个问题之前,先能够翻译那幅英文再说吧。看看上面都怎么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9:42:45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2 19:03
节约了什么?扑克的劳动为A,积木所代表的劳动为B,相互交换意味着A=B,原先拥有A的,失去A而得到B,拥 ...
你不是说“一开始不涉及劳动”吗?怎么又来“扑克的劳动为A,积木所代表的劳动为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 19:49:15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2 19:03
节约了什么?扑克的劳动为A,积木所代表的劳动为B,相互交换意味着A=B,原先拥有A的,失去A而得到B,拥 ...
我不懂英文就不能研究经济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08:57
hj58 发表于 2014-4-2 19:42
你不是说“一开始不涉及劳动”吗?怎么又来“扑克的劳动为A,积木所代表的劳动为B”?
是你加入的哦。
即便按照强行加入的,从而使不合逻辑的推论走下去,也只会导致交换没有节约劳动的结论。
单纯的交换不产生任何客观量的增减,这是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科学属性的学科的标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18:48
hj58 发表于 2014-4-2 19:49
我不懂英文就不能研究经济学了?
没关系,我来给你翻译。
《国富论》中的庸俗之处早在刚刚成书之时就遭到批判。
伯纳尔在对其交换倾向进行评论时写道:
“我认为你在尚未触及劳动分工的第一自然起因和原则时即已停止了分析……在一个弱女具有以物易物倾向之前,他必须已经获得某些他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
你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水平连这门学科1776年的高度都没有达到,你完全不懂得剩余作为劳动效率提高的结果在逻辑上和事实上都早于交换。你那种交换节约了劳动本身就是在说是交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此之前你甚至没有搞清楚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xiaxt看到了之后试图帮你解围但由于你的逻辑基础前提错误而解围失败的原因。他在帮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门外汉解围,其结局可想而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4 20:29:01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3 11:18
没关系,我来给你翻译。
《国富论》中的庸俗之处早在刚刚成书之时就遭到批判。
伯纳尔在对其交换倾向进 ...
这位作者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分工节约生产者的劳动,交换节约消费者的劳动。

他把这两者混淆了,当然会觉得匪夷所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4 20:36:49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3 11:08
是你加入的哦。
即便按照强行加入的,从而使不合逻辑的推论走下去,也只会导致交换没有节约劳动的结论。 ...
你连最基本的逻辑操作“比较”都不会做。

要判断交换有没有节约劳动,你就只能有“交换”一个变量。

也就是说你要比较的是两个状态:


1,交换,满足了需求

2,不交换,满足了需求

不通过交换怎么满足需求?最常见的办法是自力更生——自己生产。于是:

1,交换,满足了需求——用自己现有的物品(扑克牌和积木)进行交换,耗费新增劳动量 = 0

2,不交换,满足了需求—— 自己保留自己的物品(扑克牌和积木),自己制造自己所需的积木和扑克牌,新增劳动量不等于 0.

1 和 2 比较,是不是交换比不交换要节约劳动?

你就不会回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你只会照搬前人的话?前人的话就肯定是正确的吗?

前人的话如果肯定正确,那么这位前人的前人为什么错了?

如果前人的话必然正确,那么只有一个可能:第一个发表观点的人就必然是正确的。

人间有这样的好事吗?

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那么我在你前面发表观点,你为什么还要质疑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4 21:42:34
hj58 发表于 2014-4-4 20:29
这位作者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分工节约生产者的劳动,交换节约消费者的劳动。

他把这两者混淆了,当然 ...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和市场营销学不同,恰恰在于其对象统一的视野而不是狭隘地割裂消费者与生产者为不同的人。
你通过不同的回复来割裂自己的观点,而只要把你的不同帖子统一到一起来,你的逻辑就破绽百出,这也是你为什么总喜欢新开帖子来避免我把你的谬论追得穷途末路。
要判断交换有没有节约劳动,你就只能有“交换”一个变量。
也就是说你要比较的是两个状态:
1,交换,满足了需求
2,不交换,满足了需求
来看看如何满足需求的
不通过交换怎么满足需求?最常见的办法是自力更生——自己生产。于是:
1,交换,满足了需求——用自己现有的物品(扑克牌和积木)进行交换,耗费新增劳动量 = 0
2,不交换,满足了需求—— 自己保留自己的物品(扑克牌和积木),自己制造自己所需的积木和扑克牌,新增劳动量不等于 0.
你忘记了,这种耗费新增劳动量=0的交换是在原先的需求被限制和取消的情况下来实现的。你的这种障眼法不堪一击:
一对夫妻可以取得自有住房需求满足,但他们因为收入所限,不得不压缩其它方面的消费能力,比如购买轿车。但是他们也可以购买轿车和吃得更好,更多使用空调和品尝高档水果而仅居住租借的房子。
在你这里,要么拿到扑克,要么拿到积木,从而经济学变成了一门选择的可能性问题,从而彻底滑入庸俗经济学的羽翼之下。
1 和 2 比较,是不是交换比不交换要节约劳动?
你知道吗?什么都不要更节约劳动,因为劳动量在什么都不要的时候恒等于零。
你就不会回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你只会照搬前人的话?前人的话就肯定是正确的吗?
你忘记了,前人的话是否被引用及引用恰当与否都与实践有关,因为前人的话多少都是在他的角度上进行的实践分析。
你后面说了那么多漫无目的的话,但却没有检讨你自己完全忽略了积木和扑克的交换在这里丝毫不涉及劳动而只涉及满足感的替换。满足感本身不是劳动,从而也就和节约劳动无关。当你不能解释这一漏洞时,你不得不偷偷把制造扑克和积木的劳动引进来,但你忘记了,扑克和积木一经交换,就意味着原先分别持有扑克和积木的双方交换了为取得积木和扑克而付出的等价劳动,所以这种交换丝毫没有节约任何劳动。倒是这种交换行为本身如果也算作劳动和麻烦的话,其实是增加了“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09:11:03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4 21:42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和市场营销学不同,恰恰在 ...
“但却没有检讨你自己完全忽略了积木和扑克的交换在这里丝毫不涉及劳动而只涉及满足感的替换。满足感本身不是劳动,从而也就和节约劳动无关。”


—— 如果不交换,他们怎么获得满足感?

如果不交换,他们就只能通过自制扑克牌和积木来获得满足感,难道此时不涉及劳动?

你连最简单的“比较”都不会,只会云里雾里把问题搅合成一团,然后搬前人似是而非的文字掩饰自己不会分析问题的软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09:16:50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4 21:42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和市场营销学不同,恰恰在 ...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

—— 从整体角度考虑经济学问题时,可以这么说。

但在分析交换问题时,就要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区分开来。

把对象细分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本身的。

例如我们在讨论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时,不必考虑人的性别。但在讨论化妆品的销售(交换)时,就需要考虑性别差异了。

你发言越多,越暴露出你只会读死书,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却缺乏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09:18:23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4 21:42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和市场营销学不同,恰恰在 ...
“在你这里,要么拿到扑克,要么拿到积木,从而经济学变成了一门选择的可能性问题,从而彻底滑入庸俗经济学的羽翼之下。”

—— 哈哈,这个例子不是你自己提出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09:21:02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4 21:42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政治经济学之所以和市场营销学不同,恰恰在 ...
“前人的话是否被引用及引用恰当与否都与实践有关,因为前人的话多少都是在他的角度上进行的实践分析。”


—— 那也要看他们对实践的分析是不是正确。

我的分析何尝不是我在我的角度对实践的分析?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我的分析为依据、反而要大加批判呢?

你不仍然是在自相矛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1:01:15
hj58 发表于 2014-4-5 09:11
“但却没有检讨你自己完全忽略了积木和扑克的交换在这里丝毫不涉及劳动而只涉及满足感的替换。满足感本身 ...
—— 如果不交换,他们怎么获得满足感?

如果不交换,他们就只能通过自制扑克牌和积木来获得满足感,难道此时不涉及劳动?

你连最简单的“比较”都不会,只会云里雾里把问题搅合成一团,然后搬前人似是而非的文字掩饰自己不会分析问题的软肋。
满足感恰恰不是劳动的节约。你比较的时候是把各种概念混淆起来进行比较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1:06:54
hj58 发表于 2014-4-5 09:16
“你没搞明白的恰恰是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必定是生产者。”

—— 从整体角度考虑经济学问题时, ...
—— 从整体角度考虑经济学问题时,可以这么说。

但在分析交换问题时,就要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区分开来。

把对象细分到什么程度,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本身的。

例如我们在讨论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时,不必考虑人的性别。但在讨论化妆品的销售(交换)时,就需要考虑性别差异了。

你发言越多,越暴露出你只会读死书,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却缺乏最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你发言越多,越是暴露出你的经济学只是菜场里卖菜婆的“生意经”而不是经济学,更不是政治经济学。交换双方可以都只是消费者,可以都只是生产者,可以是一方供货,另一方收货。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供给者必然也是消费者,收货方必定也是生产者,没有只供货不消费的交换方,也 没有只收获不生产的交换方。你的细分割裂了问题的本质,所以是表面讨论劳动生产而本质上的庸俗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1:10:03
hj58 发表于 2014-4-5 09:18
“在你这里,要么拿到扑克,要么拿到积木,从而经济学变成了一门选择的可能性问题,从而彻底滑入庸俗经济 ...
“在你这里,要么拿到扑克,要么拿到积木,从而经济学变成了一门选择的可能性问题,从而彻底滑入庸俗经济学的羽翼之下。”
—— 哈哈,这个例子不是你自己提出的吗?
你的购买杯子作为举例具备完全相同的属性。要么保留货币而放弃杯子,要么放弃货币而取得杯子,总之只是一个选择性问题。你的“哈哈”二字暴露的是你看不到交换对象从货币作为商品一般到杯子积木作为特殊交换品的相同属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1:12:11
hj58 发表于 2014-4-5 09:21
“前人的话是否被引用及引用恰当与否都与实践有关,因为前人的话多少都是在他的角度上进行的实践分析。” ...
—— 那也要看他们对实践的分析是不是正确。

我的分析何尝不是我在我的角度对实践的分析?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我的分析为依据、反而要大加批判呢?

你不仍然是在自相矛盾吗?
因为你的逻辑混乱,漏洞百出。
当你不能自圆其说时,把交换必定节约劳动偷换成了交换必定满足需求。难道你以为你235楼的这个偷换我没有看出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20:06:40
Rousseau 发表于 2014-4-5 11:01
满足感恰恰不是劳动的节约。你比较的时候是把各种概念混淆起来进行比较的吗?
“满足感恰恰不是劳动的节约。”

—— 的确如此。但是他们在不交换的前提下,怎么才能获得满足呢?

不交换,就只能自制玩具,这样不就要比交换多耗费劳动吗?

那么相比之下,交换不就比不交换节约了劳动吗?


你怎么一点也不会做分析,只会重复自己的观点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