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10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我看的书是李楚霖的金融分析与应用(第二版)
该书在第九章提到了确定公司价值的两种方式:
1.在讲MM定理时,设定企业的现金流是永生且固定的,企业价值是公司所有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
NI为支付完债券利息和税收的净收入,NOI为净运营收入,τc是税率,D是负债,kd是负债利率,kb是无风险利率,ρ 是股东对股票的期望回报
公司现金流=NI+kdD=(NOI-kdD)(1-τc)+kdD=NOI(1-τc)+kdDτc
在这里公司现金流已经被分为有风险部分NOI(1-τc)和无风险的kdDτc,然后分别以ρ和kb贴现得
VL=NOI(1-τc)/ρ+kdDτc/kb=VU+kdDτc/kb
2.就是V=S+B了。S为股票市值, B为债券市值。书上没有特意去讲这个公式,不过很多地方就是这么默认的。
S=NI/ρ,B=kdD/kb 即都是未来全部收益的贴现。这个公式就是将公司现金流当做股票的收益和债券的收益分别贴现。
这两种方法对杠杆公司的估值是不同的。书上没有提到这个差别,在某些地方用1某些地方用2,还有一道例题用这两个方法算出了不同的价格就说可以无风险套利了,我完全看不明白。
这问题折腾我两天了。求论坛的各位指点一下两个公式各自的适用范围,或者说明两个公式相等的原因。
最佳答案
nevrsaynevr 查看完整内容
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动态的, 股东的期望回报是变化的。
因为随着运营收入的累积,EV在增长,D/V在不断减低(假设你没有每年发新债来维持leverage ratio)
用一个不变的股东期望回报去折现未来的现金流是有问题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用APV的方法来对未来的现金流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