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天的最新报告,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价格同比上涨8.7%。三点感受:一,食品价格上涨最凶(23.3%),农村价格涨幅高于城市。真是百姓哪痛戳哪。二,股市以大跌回应物价上涨。要知道中国股市的主力是散户。在忍受价格上涨的同时,股市的钱也在大幅缩水。百姓承受着“双节棍”。二,从07年五月份起,消费价格就令人目不暇接地望上窜,尤其是在中央银行高调宣布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
根据美联储主席Bernanke的经典文章: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应该是物价下跌。各国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而此时的我国正好相反。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
一般人都知道,治理沙漠,就要植树造林。但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方法不当,新植的树会抢夺原有植物的水,以致原有植物大面积死去,从而沙漠越治越糟。我们的货币政策难道会是这样吗?
以外汇占款为主因的流动性过剩,使得过多的货币追逐一定的商品,以致价格上升(包括房市、股价和流通领域物价),因此央行为了稳定价格就宣布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想吸收掉市场上过多的货币。这个道理就像用植树造林来治理沙漠一样自然而然。然而,市场上过剩的货币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流通领域(生产、消费)和金融领域(房市、股市)。甚至是金融领域过剩的货币催生了畸高的房价和股价,使得对其投资就会获利,从而不但吸收了原本应属于流通领域的过剩货币,而且还吸引了流通领域原有的资金。换句话说,此时流通领域不是货币过剩,更可能是资金缺乏。因此,一刀切的紧缩政策只会进一步抢夺流通领域的“水”,导致企业工厂没有充足的资金去生产产品,以致商品供给出现下降,加上预期效应等其他复杂因素,造成现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伴随着物价大涨的尴尬局面。
同样是今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第一条就是“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希望今后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科学、有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2 3:44:4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