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zyz 发表于 2014-3-25 06:06 
糊涂一啊,他不是说好的一部分吗?
劳动既不需要交换,也难成交换尺度
劳动就是人使用劳动工具,付出劳动力生产产品的行为,劳动力的支出是人体力和脑力的耗费。作为这种耗费,没有质的区别,只存在量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既然是一种同质的东西,那么无论是现实中或是理论上都不需要进行交换,这无需赘述。此外,劳动力已经耗费,产品一经产生成型,劳动力耗费就终止,劳动行为作为实体已不存在,仅仅在人们观念上已经“物化”到产品这个物质载体中。实际已不存在劳动实体的交换,只存在商品实物的交换。因此,所谓“交换劳动”是一种没有实物,空对空凭空捏造的说法,变得毫无意义。 那么“交换劳动”是不是劳动力耗费是一种交换尺度的说法呢,比如一头海狸换两只鹿,交换者双方耗费了相同的劳动力,因此就是“交换劳动”了?现实否定了这样的说法。 第一,一样东西要成为尺度,光有计量标准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准确知道计量对象存在的量才行。如上述例子,获取一头海狸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最起码需要渔船,而获取两只鹿所使用的工具也就是刀叉弓箭之类,双方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这些生产工具之前所耗费的劳动力的量彼此无法了解,仅从双方此时劳动力耗费的时间一致和所对应的劳动成果来进行交换,显然生产工具之前劳动力耗费量大的一方不干。相同的例子是,生产一只茶叶蛋和一枚导弹,双方的劳动产品在同一时间产生,但双方生产工具之前所耗费的劳动力不同,相同的时间所对应的生产工具劳动力耗费彼此不了解,此时的一枚导弹会与一只茶叶蛋交换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二,两种产品,使用基本接近的生产工具,也许劳动力耗费的时间可以作为交换的尺度,但成千上万的劳动产品,怎么存在基本接近的生产工具?随着人类社会分工越来越大,行业越来越多,隔行如隔山,且科技越来越发达,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生产工具所耗费的劳动力越来越不为人知,那种还凭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作为交换尺度简直是天方夜谭。或许,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辩护者具有某种特异功能,会指望天上又掉下来一个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指导交换者计量交换物,编造神话故事,那又另当别论。 第三,时间量所包含的劳动力耗费量千差万别,准确数难为人知,劳动产品转化成商品,商品转换成货币后,货币所代表的内容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货币代表的商品所反映的劳动力耗费基本无踪无影,更何谈“交换劳动”和什么劳动尺度了。马克思有个著名的公式: 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利润 等式左边代表劳动力耗费,用的是时间单位计量,等式右边是三个相加的货币量,用的是货币单位计量。 一方面,从质方面来讲,交换物由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组成,这就意味着货币不只是代表劳动力耗费一个内容。另方面,从量方面来讲,价格因交换者需求度、支付能力、消费计划,以及交换物稀缺度等综合因素变化,货币量会“上下波动”,与劳动力耗费不是一对一的正相量变关系,这种不等量关系就决定了货币尺度与劳动尺度不是一回事,既不可相提并论,也不能混为一谈。再者,现实中我们只看到货币在充当交换的尺度,货币计量单位是元角分,而难见时间单位对劳动力耗费计量的时分秒在商品交换中起过什么交换尺度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商品交换包含着劳动力耗费的交换,但决不能因此就延伸得出劳动力耗费成为交换尺度的错误结论,包含关系不是尺度关系,把包含关系过渡到尺度关系是劳动价值论想当然的产物。
来自-------劳动既不需要交换,也难成交换尺度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60533&from^^uid=495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