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一句老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研究生来说,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对学术生涯和研究生阶段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导师们对招到满意的学生也极为看重。导师对学生的选择,可以说既无标准,也有标准 ,既有个性,也得服从于共性。下文选编自王德华先生的教学博客,谈的是他对如何招到满意合适研究生的见解。小编以为,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不同,学术风格不同,选学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看中学术功底和理论水平,有的看中分析思辩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的看中对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和热爱。现在,就让我们从导师的角度反观一下,一探究竟吧......
什么是满意的研究生?什么是合适的研究生?他们有哪些特点?有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判断一个研究生是否满意、合适呢?我不知道。我觉得至少是真正喜欢科研的学生吧。
所谓研究生的优劣,是个很随意的说法,有个体和群体之别。一说到研究生质量问题,一定是个群体问题,是整体现象。就是这样,也有一个尺度(范围)问题,可以是一个单位(如一个学院,一个大学,一个研究所,一个专业等等)几年的情况,可以是一个类别单位(如211、985高校,教育部,科学院,农业,林业,医学,理科,文科,等等),要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分析是需要花费些时间和精力的,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让人信服的。
对于研究生个人的优劣(质量)的评价,也有一个时间尺度,如在学期间的评价,毕业以后的评价等。有些研究生在学期间可能很优秀(暂且以发表论文质量为指标吧),但毕业后可能学业发展不是很理想;有些在学期间可能不是很出色,但毕业几年后在业务上也许会有很好的发展,如开脱新领域、基金争取、高质量论文产出等。再说了,是否满意、是否合适,只有师生双方一起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才能知道,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说几句对招生问题个人观点。
要想招到合适满意的研究生,首先要招收到喜欢科研、热爱科研的学生,学生是为了喜欢科研而攻读研究生,一定不是由于跟风随大流或者由于就业困难而被迫读的研究生。如果读研究生的目的不明确,或者说不是为了科学而是其他目的,问题就有点复杂。
那么怎样才能招收到自己满意的研究生呢?
1、 能否取消研究生笔试,采取申请制度呢?硕士研究生主要以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作为参考,博士研究生主要以硕士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成绩作为参考。当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笔试科目已经与高考有些类似了,科目都固定了,考研的同学会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专一学习考研的科目(说起来这也是大学教育和管理的责任),所以才有复试的时候有些考生对所学专业的其他科目一问三不知或答非所问的情况。
2、 取消笔试,以面试为主。面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验技术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文献阅读理解(中英文),实验设计或模型建立能力,文字表达,个人爱好和兴趣等等。面试时间上也不是现在短短的20分钟,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一周,还可以与大学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安排考生的个人报告与答辩(招生小组导师们的意见),与在学的研究生们交流(可以一起进餐、联欢等)(研究生们的意见)。
3、 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生源,吸引和发现真正喜欢科研的学生进入科研行列。当今各大高校多数有保护主义思想,如当前有些高校免推的时候优秀的学生不外推,如果学生执意要离开母校读研究生将被取消免推资格等(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有侵犯学生意愿和利益的可能)。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就以科学院为例吧(可以是一个所,一个专业,一个实验室,也可以是一个小组),如要让大学生或硕士生有机会走进科学院、接触科学院、接触科学院的导师们,实行大学生开放日(如这几年的夏令营)、研究生开放日,让他们充分了解科学院(导师、专业、设备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等)。
4、 有资格受邀前来参加面试的学生,无论是否录取,食宿和旅费一律全部免费。
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改革的地方也不少,暂且列2个:
1、研究生培养要树立起双向选择的模式,硕士研究生实现轮转制度,这样可以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培养兴趣,发现兴趣,接触导师,了解导师,最后确定自己的领域和方向。如果本科期间就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对专业的选择应该更有利了,可以提早确定方向进入实验阶段了。
2、加强研究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开题报告)的制定和监督(考核),实行学位论文工作资格制度(类似国外的资格审查),严格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不能跟现在这样到处都是走过场。培养计划(开题)有问题的,不要开始学位论文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或进展不大,不合适读研的研究生要有健全的“退出”机制;研究生培养需要建立合适的淘汰制度,让不适合读研的同学早些脱离“苦海”。学位论文没有达到要求的(由负责任的委员会决定),答辩委员会不应该建议授予学位。另外,对于硕士研究生,应该取消申请学位需要发表论文的要求,严格学位论文的质量。(本文选编自王德华先生的博客,有一定修改)
【小编后记】:
- 各位亲,积累了什么经管学习、生活疑难问题?想知道更多答案?来爱问踩踩吧l
- 让‘爱问’成为您分享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有力工具!
注: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分享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奖励100论坛币。
4.凡分享超过10次的,另外奖励200论坛币;凡分享超过20次的,另外奖励500论坛币;凡分享超过50次的,奖励1000论坛币。
5.逢8抢楼,凡回复的楼层尾数逢8,活动结束后,每位额外奖励10论坛币,欢迎抢楼!
6.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更多精彩内容请安装人大经济论坛手机客户端:http://www.peixun.net/misc/a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