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点粗浅的看法:首先储蓄增加并不一定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这里要考虑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在通货紧缩期,银行可以运用资金的机会较少,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看,也不会就简单的降低利率放款,(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等等),再次,如何定义通货紧缩,主流的看法是价格持续、普遍的下降,经济增长下降,货币供给下降、从货币因素考虑,是由于货币供给少于货币需求导致的,这里的货币供给并不简单的等于银行储蓄,从而导致实际利率走高,如果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则要考虑是不是中央银行进行了货币政策操作,如果没有,那么利率会下降,但是实际利率不一定下降,要考虑价格指数的变化,如果有,还要考虑经济是不是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如果处于流动性陷阱中,则名义利率几乎不会下降的,从而实际利率在高位运行,最后,考虑通货紧缩要从货币方面和实物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钱总是要人愿意并有能力花,才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动力,利率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