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看明白我说的话没有?我什么时候说过不需要最优均衡模型?你的理解力就那么差?我是说你应该从最基本的证明看起.从你的文章看,你连资本市场线都不清楚,我让你去看最基本的证明,难道不应该么?最小化怎么了?最小化也是一种均衡.你所看的什么未来消费收入效用最大化,为什么能推出方差最小化一样的结论?就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时,方差越大,方差导致的效用期望值越低,所以效用最大化本质上就是要求方差最小化.你连这两者之间联系都不清楚,就知道玩复杂的心跳?你对什么均衡完全没有概念.你以为引入一个折现因子就是所有资产的折现因子?一个最优化中,只有一个引进的折现因子,但是各个资产都要计算出自己的折现因子.如果我们既承认任何资产的未来收入流分布既定,又认为任何资产的未来收益率分布既定,那这个资产的现价根本就被确定下来了,还要你定什么价?你多看几月书再来发议论不好么?急哄哄的过来,既浪费你的时间,更浪费我的时间.
以下是引用ihs在2008-3-25 15:59:00的发言:
最优均衡模型是否需要?看来你有点争议了。也许你看的是最初的CAPM吧,也就是Markvitz 提出的
实际上那就是一个quadratic programming。 说的是: 在一些线性约束下,minimizing the variation of portfolio
如果这样,我们根本不需要均衡的概念,那么又何来你说的有些资产先均衡,然后别的资产后均衡?
加入了消费,是改进吧,也就是考虑了self-financing。
priciple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确实是离散金融,在时间和payoff空间上,都是离散的。时间只有one period, payoff 分布也是离散的;讲payoff 拓展成连续是很容易的,比如payoff是个normal distribution社么的。
你提出的问题是,date 1 payoff 要折现回date 0,需要一个折现因子discounting factor
即使这种离散(时间和state)的模型也可以考虑折现(discounting factor),书本中的模型仅仅为了方便避免烦琐而不表达折现内容而已。 另外模型只有one period,就向你再CAPM里面也是用one period的。你在模型里面加上一个折现因子exp(-rT)有任何影响么?
如果你认为r不是固定常数。那么我们必须求助continuous time finance了
假定dr(t) 是一个随机过程,一堆的short rate models 可以公你选用
在continuous time finance里面同样有一个类似pricing kernel的概念,如果我没有记错
应该是stochastic discounting factor,(see bjork)
在连续时间金融里面,我想没有任何模型是假定先 有一些assets是已经均衡了,然后其它资产的价格用这些已经先均衡的资产来计算的吧。甚至 金融里一般不说均衡,而是说no-arbit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