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经济界和社会上争论很多,包括私有化、反腐败、限制zf、促进竞争、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淘汰落后产能、经济转型等等,这里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给出一个讨论。
要让企业间能进行竞争,首先应该有大量企业存在,目前我国经济活跃,产能过剩说明这一条件完全满足。
其次企业之间要有竞争,这就不能进行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这就是说消除垄断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重点,目前垄断严重的行业铁路、电力、金融、能源等主要都是行政垄断,是国企央企在垄断,要消除这些垄断其实有一个好办法:拆。将垄断企业拆成多个类似的企业(而不是分别垄断一个子行业或者一个地区),并各自为政,加上加强监管,就能有效防止垄断行为。有人建议要私有化国企,其实是否私有化对垄断没什么作用,垄断性国企私有化以后处于谋利目的垄断行为可能更恶劣,因此拆才是重点。当然,考虑到代理问题,拆的同时一定程度的私有化可能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但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励机制或许也能解决代理问题。
再次,要想企业竞争中生产效率高的企业留下来,生产效率低的企业被淘汰,从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需要促进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这就是另一个改革重点:防止ZF力量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这一方面要限制zf行为,另一方面要反腐,因为权力寻租是zf干预市场的重要动力。
(下面隐藏了一段,看到这里若觉得有必要看下去就麻烦回复下了~~)
本帖隐藏的内容
此外,在市场竞争中要尽量设置能让高效率企业存活低效率企业淘汰的机制,这要求充分发展金融市场,方便好企业的扩张,同时使企业在低风险的情况下竞争。一般而言,企业效率越高,越会积极扩张,但这样经营风险越大,如果不规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风险,反而容易破产而被淘汰,而如果对产品和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高效率企业在竞争做存活的概率就会明显大于低效率企业,这个问题我有模型详细论述,paper还没发这里就不展开了。这样,改革的又一个重点出来了: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考虑到要发挥市场配置功能,这里特别应发展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银行垄断情况下市场化程度差,除非能有效消除银行垄断),并让两个市场充分发挥作用(限制证监会对市场的干预)。
综上,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主要是:拆垄断国企、限zf干预、反腐败、促证券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