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1580 0
2014-04-24
    书摘:追求进步的驱动力

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一种深层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希望、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是一种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原动力。

  在高瞻远瞩公司中,核心理念和一心一意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携手合作,驱动所有不属于核心理念的东西变化和进步。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一种深层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希望、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一种枯燥的理性认知,不是认定“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进步是健康的”,或“健全的组织应该改变和改善”或“我们应该拥有目标”,而是一种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原动力。

  就是这种驱动力,使沃尔顿在他宝贵生命的最后几天里,花时间与来医院病房里看他的当地商店经理讨论当周的销售数字。马里奥特也有同样的驱动力,他的座右铭是“不断地保持建设性,做有建设性的事情,死而后已……让每天都过得有价值,直到尽头。”

  就是这种驱动力,促使花旗集团在规模仍然很小时就定下目标,要成为遍布世界的金融机构,当时这个目标即使不算是愚勇,也算可笑。就是这种驱动力,使迪士尼辟建迪士尼乐园,在根本没有市场资料预示这么疯狂的梦想有没有需求时,就拿公司名声做赌注。就是这种驱动力,驱使福特把前途下注在“使汽车大众化”的大胆目标上,从而在世界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就是这种驱动力,促使摩托罗拉遵循“为动而动”的座右铭,驱动公司从制造电池整流器和汽车收音机,到生产电视机、微处理器、移动通讯设备和环绕地球的卫星,并且追求令人望之生畏的“六西格玛”品质标准(每1OO万只有3.4件次品)。罗伯特·高尔文用“自我革新”这个词来描述摩托罗拉内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

  自我革新是公司向前冲刺的力量,实际上,家父自从1928年创立公司,生产B型电池整流器时,就开始寻找替代的产品,因为可以预见整流器在1930年就会过时。在自我革新方面,他从来没有停顿过,我们也没有停顿过……自我革新这种理想不易捉摸,可以使创造性构想扩散……只有受过这种理想熏陶,而且毫不吝惜地奉献、致力追求全新构想所含有的风险和希望的人,才能茁壮成长。

  就是这种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促使 3M不断实验和解决其他公司根本还没有看出来的问题,因而创造防水砂纸、思高牌胶带、“如意贴”便条之类极为流行的产品。这种驱动力促使宝洁在19世纪8O年代开风气之先,采取了员工分红入股的方案,很久之后.这种措施才成为流行的事情。这种驱动力促使索尼早在5O年代在其他公司还没有行动之前,就证明晶体管产品有商业化的可能。这种驱动力使波音几次从事商业史上最大胆的豪赌,包括在市场需求极不确定时就决定制造波音747喷气式客机。其实早在波音公司创业初期,威廉·波音就明白宣示过这种驱动力。他说:

  谁都不应该用“做不到”这一说法排斥新颖的创意。我们的工作是持续不断地研究和实验,一旦实验室研究的成果可行,就应用到生产上。我们不能错过飞行和飞行设备新的进展。

  的确如此,追求进步的驱动力对现状永远不会满足,即使现状运作得很顺利也是如此。在任何状况下,高瞻远瞩公司追求进步的驱动力都不会满足,即使公司已经获致惊人成就也一样。就像亨利·福特所说的:“我们永远可以做得更好,永远可以进步,永远可以发现新的可能性。你必须不断地向前做下去。”

  内部的驱动力

  就像核心理念一样,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是一种内部动力,不待外在世界提醒“该是改变的时候了”,或“该是改进的时候了’”,或“该是发明一些新事物的时候了”。绝非如此,就像伟大艺术家或多产的发明家内心的动力一样,追求进步的驱动力就在那里,向外和向前推进。你不必等待外在环境的要求才去创造迫士尼乐园、建造波音747客机、追求六西格玛的超高品质、发明3M“如意贴”便条、在19世纪80年代制定员工分红入股办法,或是在临终前会见一位商店经理。这种事情是发自内心追求进步的迫切欲望。在高瞻远瞩公司里,更进一步、做得更好、创造新的可能性的欲望,不需要外界的肯定。

  高瞻远瞩公司靠着追求进步的驱动力,展现出自信和自我批评的强力组合。自信使高瞻远瞩公司可以设定大胆的目标、做出勇敢果断的行动,有时候勇敢反抗业界的凡俗之见或策略性的谨慎。高瞻远瞩公司从没想过自己不能打败命运,完成伟大的使命,成为真正杰出的公司。另一方面,在外在世界还没有要求改变和改善前,自我批评就会促成公司自我诱导出改变和改善。因此,一家高瞻远瞩公司会成为本身最严厉的批评者。也因此,迫求进步的驱动力会从公司内部促使一切不属于核心理念的东西持续不断地改变和前进。

  有人恭维诺思通的客户服务大有成就时,布鲁斯·诺德斯特龙则回答说:“我们不想谈论我们的服务。我们不像大家口碑所说的那么好。名声是很脆弱的事情,你必须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这样做。”请你注意其中所蕴含的自我强加的严厉约束。惠普一位营销经理谈到绝不让手下以既有的成就自满时,请你注意他所描述的内部动力:

  我们以自己的成功为荣,也欢欣庆祝。但是,想出未来怎么做得更好,才真正令人意气风发。看看自己可以做到多好,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一条终点线可以让我们说:“我们已经到达了。”我从不希望我们对自己的成就满意,因为这是堕落的开始。

  (www.earm.cn/田成杰2014-4-24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基业长青》,詹姆斯·C·柯林斯(James C. Collins)、杰里·I·波拉斯(Jerry I. Porras)/著,中信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本文摘自该书第四章《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