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087 16
2008-03-31
关键词:实物量  价值量
    由于早期的货币属于劳动产品,内含的劳动量又可以参与社会平均化,因此,早期的货币也应该有价值。根据早期价值的计算公式推理,货币的价值应该等于它自身的实物量或自身的数量。
    一、根据P = W×MWm(参见“历史上第一个价值公式”)分析,如果P代表货币的价值,那么,公式中的W就应该代表货币耗费的劳动量,用Wm表示更合适。于是,货币价值的计算公式应如下所示,
                                           P = Wm
×MWm                                   1

    由于公式(1)中的两个Wm可以约分掉,于是,货币的价值P必然等于它自身的实物量M。显然,货币的价值与它自身耗费的劳动量没有关系。
    二、根据P = C + W×(MCm)∕Wm(参见“历史上第二个价值公式”)分析,货币的价值与它自身耗费的劳动量也没有关系。
    如果P代表一定数量的货币M的价值,那么,公式中的C就应该变成Cm W就应该变成Wm。这时,货币价值的计算公式应如下所示,
                                           P = Cm + Wm×(MCm)∕Wm        2
    公式右边第二项中的两个Wm仍然可以约分掉,然后,正负两个Cm又可以互相抵消,于是,货币的价值P仍然是它自身的实物量M
    三、从交换的角度上分析,货币的价值也应该是它自身的实物量。由于价值应该是产品在不违背产品交换的主导思想时所换到的货币数量,而货币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该换回的货币数量仍然是货币自身。
    由于生产货币耗费的有效能量与货币的产量成正比例关系,而货币的产量就是货币的价值量,因此,斯密、萨伊等前辈用畜力和自然力研究价值并不完全是错误的。只是到了纸币本位制时代才完全失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6 14:57: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6 15:44:00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7:15:00
  货币的价值就是货币自身的数量或实物量,不论银币流通时代的货币是否参假,真实分量是否被削减,也不论今天的纸币是否贬值,都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00:09:00

寻课题相互合作者的公告

本人现有部级一课题,主题是研究股权与分配动态化创新,本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鉴于该课题如果能够得到继续深入研究很有空间和价值,所以欢迎各界人士不局限于学界能参与,就“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农村、医院、学校、股份制与非股份制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工业商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服务业技术开发、其他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社会性组织,以及任何涉及分配的经济活动的应用提出选题,与我共同研究。可邀请本人参与课题或参与本人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协同攻关,交流(包括健康的学术批评)进步。

      一、如参加本人课题

     进行相关研究,发表相关论文,作为课题成果可以资助研究经费:省级500-700,北大核心800-1000,CSSCI:1000-1200,但以课题成果方式发表前须先交看论文,经课题负责人就主题(相关性)、内容(原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面审核通过后方可,资助是事后资助。作者独立署名发表。
需要以合作署名方式发表的课题成果,前提必须是共同创作,主要贡献者(论文的主要撰写者)必须是第一作者,版权无转让可能性,必须按实际贡献归属排名;另外,第二署名人也须参与实质性研究撰写,或提出对最终成文有益的思想和逻辑架构,对文章本身确有贡献。条件从优,资助方式不变。

最重要的是,对于在借鉴本模型基础上,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对模型的思想或其设计予以发挥和完善的,以及从国外的研究资料中进行与本模型所蕴含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甚至揭示出本研究的不足,证明国外的研究在此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予以赞赏并给予更大支持!


二、同行邀请本人参与课题

如果是本人研究领域即股份制或薪酬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本人还是有一定能力参与。需要本人协助课题相关研究工作的,处理方式同上。

希望研究相同领域或相近领域且有意合作的同仁积极与我联系,期待取长补短,共同增进,进行真正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本公告永远有效!

                              

                                                                                                                                    郑玉刚

------------------

BLOG:http://zhengyugangyc.blog.bokee.n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1:16:00

第一


吴本龙把他所谓的历史上的两个“价值计算公式”当作正确的(他本人确实一厢情愿地这么认为)前提接受下来,作为他进一步推导的条件。试问,如果它们真就是正确无误的,价值理论的历史就早该终结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家发展价值理论?难不成历史越向前,白痴会越多?无批判地接受过去的东西,庸俗主义的道路而已。


第二


说到交换,首先就是两种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马克思就是这么开始的,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你如何一下子就跳到了商品和货币了呢?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弹跳力!说货币等于自身或说它换回等量的自己,这只是同语反复,无异于a=a这个二B形而上学公式。尽管这种同语反复很强大,依然有它颓废的时候。仅举两例:1,如果你知道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重力系数是不同的,你就会看到这个金A当从北半球运到赤道的时候就会变成金B,这种重量的差别一方面使它不等于自身,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购买上的差额。2,在同一个地方,不同历史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会变化,可见货币在进行异质交换时也会背离自身。


第三


货币是价值形式的完成时。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它是商品的“上帝”,引无数人沉迷于拜物教。但是它的统治地位无法抹去它起源的朴素性。要理解货币,一方面就要完整地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史;另一方面就要跳出它的自身等同,规定它的价值实体。
一切都隐藏在——一定量的商品A=一定量的商品B——中。在这个等价关系中,等号的秘密就在于非感性的价值实体,这才是起点。商品之所以为商品就在于异于它的物性价值规定。货币正是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相对价值用来体现商品的价值实体的。现在又怎么可以再回复到自然的实体属性呢?如果货币的价值量就是它的实物量,那它就不可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第四


一个存在物,当它完全局限于自我时,它就不可能与别的存在物有通约关系。如果存在通约关系,就必须有共同的衡量标准。如果货币的价值尺度降低到实物属性上,那商品也要跟着下降。(货币和商品有完全不同的实在性,就算不说实物量是重量,说是体积,但体积还会热胀冷缩呢。事实上人们也不是以实物量为标准进行不同商品间的通约的。)但这是不可能滴。通过吴本龙,我再次看到了蒲鲁东的“伟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