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650 0
2014-05-25

3365.光子密度 一马平川与强对流天气

2014.5.25

为什么美国多飓风、热带多飓风、夏季多飓风、海洋多飓风,强对流天气与季节密切相关?可能与环境中正负电荷的密度(光子态密度)、形成对偶聚集的程度有关。

大气环流也是光子环流和正负电荷的运动,因为环境温度等于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光子形态正负电荷的一般密度。光子可以裂变为正负电荷,形成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而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就是电场、电磁场的形成,影响其间和周围环境光子与偏电荷物质的运动,气体和水分子都是携带光子且易流动的偏电荷物质。

崇山峻岭阻挡气体流动,也破坏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可能是山区少飓风的重要原因。美国多飓风,也是平原多飓风,不是山区多飓风,与海洋多飓风的原因相同。沿美国的飓风带布置移动或固定的“定海神针”(拖曳接地钢缆的可收放飞艇),可能破坏飓风的形成和发展。超高建筑影响气体流动,也影响光子运动和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

高纬度地区冬季一般无雷,也没有强对流天气,强对流天气与光子密度的关系不言而喻,其中奥秘我还不能全部揭示。温度影响物质的离子程度和云高、云厚、云层分布,影响光子的裂变和聚变应该是原因的一部分。太空寒冷、物质稀薄,尚有所谓背景温度,可见光子的裂变存在极限。普通光子的裂变可能也有温度区间,冬季不易发生。冬季云低、云层厚度有限、冷热空气温差较小,不能在云层之间形成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裂变其间的光子,也就不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更深层次的原因有待职业科学家揭示。

想到大气环流与正负电荷的运动有关是一进步,而人力又显得微不足道。人工放电是可行方法之一,影响程度和范围、是否有效还需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