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市场:4G有望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加速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历史经验证明:3G/4G是中美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加速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从2010年10月美国正式启动4G商用,到2012年移动应用商店收入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85.21%),期间经历了1年的延迟期(收入增速由2010年的30.64%下滑至2011年的11.84%);此外,从2009年1月中国正式启动3G商用,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77.3%),期间也经历了1年的延迟期(收入增速由2009年的28.6%下滑至2010年的11.4%)。4G商用将深入变革中国现有的技术和产业,主要体现在:1.4G将解决移动互联网的传输瓶颈;2.4G将打造人人、人物、物物之间的全维网络;3.4G将重塑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以上变革将使基于4G的新型应用(视听新媒体、3D游戏等)得到极大丰富,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加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们认为,4G有望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加速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从2014年初开始,市场将进入1年左右的延迟期。延迟期过后,市场或将在2015年迎来一轮更为迅猛的增长。
2.移动游戏:规模继续扩张,格局深入演变
自2008年起,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的主要指标均获得空前高速的增长。截至2013年,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约为3.1亿人,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112.4亿元。我们认为,相对2013年美国市场高达98.4%的渗透率(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占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比例),中国市场渗透率仅为62%,提升空间仍然较大。在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张,保守估计2017年可能达到244亿元。此外,随着4G的日益普及和移动终端性能的不断优化,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格局将深入演变,呈现出和美国市场类似的趋势:即角色扮演类等重度游戏占比将持续提升。
3.移动社交:以微信为代表的综合平台型应用或将垄断市场
按照用户社会关系基础的不同,中国移动社交应用可分为传统移动社交应用和新型移动社交应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移动社交应用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我们认为,微信将很快演变成一个闭环的生态系统,用户能在其中高效的获取社交、游戏娱乐、购物消费、金融理财、资讯等全领域移动互联网服务。通过研究美国移动社交市场格局,我们发现: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优越的生态系统, Facebook在移动社交市场渗透率高达95%以上。除了同样拥有高粘性的庞大用户群体,微信在生态系统的布局上已然超过Facebook,这将极大的挤压其他竞争产品的市场份额。 因此,与Facebook在美国移动社交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类似,同样定位综合平台型社交应用的微信或将垄断中国移动社交市场。
4.移动电商:电商平台格局稳固,移动支付风起云涌
2013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约为3.72亿人,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占电商市场总规模比例仅为7%。相比美国15%占比依然偏低,未来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参照美国经验,我们认为,电商平台格局短期内将相对稳固,即淘宝无线、手机京东等巨头攫取大部分市场份额,后来者只能在某些垂直市场获得较小份额;移动支付领域风起云涌,在远程支付占据主流的态势下,近场支付有望强势崛起,在小额支付领域积极抢占市场份额,未来或将形成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相互融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