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425 38
2014-06-04
          “稀缺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根本经不住推敲。
      ( 回复xiaxt网友)下面是网友xiaxt的发言:
     “某一物价就像是漂浮在商品之海上的一只船,而这只物价之船就在商品之海所形成的巨浪之间,即在货币波峰与货币波谷之间穿行着。如果商品没有稀缺性,那么物价之船仿佛就是在“旱地行船”一样,买家与卖家的关系就要颠倒过来了——买家希望物价越高越好,卖家希望物价越低越好。货币没有了稀缺性,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交易,就是一种近似于女娃子们玩的“过家家儿”的游戏了。”

      回复:
      照xiaxt 等网友的说法,这世界上,稀缺必须解释一切,任何学术、任何人类活动都不必要了。
      如果球场上满地是球,象空气那么多,球员就不会争着去抢一个球了,所以,球的稀缺是篮球比赛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球的稀缺性,打球就是女娃们“过家家”了。
      如果棋盘上车、马、炮、兵怎么杀都杀不完,棋手就不会动脑下棋了,所以,棋子的稀缺是象棋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棋子的稀缺性,下棋就是女娃们“过家家”了。
     如果士兵和军官象空气那么多,那么军事理论就不必要了,所以,士兵和军官的稀缺是军事理论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士兵和军官的稀缺性,打仗就是女娃们过家家了。
     如果道理象空气那么多,随便说一句话都是硬道理,那么打官司就不必要了,所以道理的稀缺是打官司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道理的稀缺性,打官司就是女娃们过家家了。                 
      如果目的地像空气那么多,转个身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那么人类交通就不必要了,所以,目的地稀缺是人类交通的永恒主题,如果没有目的地的稀缺性,那么,人类交通就间女娃过家家了。
      如果金牌像空气那么多,那么,运动员就不想去比赛了,等等,等等。
      还可写很多类似的例子。

      可见,所谓稀缺是经济学永恒主题,是多么的荒唐。我敢估计,这是荒唐中的战斗机!
      主流教科书对“稀缺”的所谓论证毫无道理,是毫无道理中的毫无道理。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商品总是不够”是站在消费者上立场上讲的,是片面的。人有两面性——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如果站在生产者立场上考虑,那么,我们得到的结论将恰恰相反
  市场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通过交易方式,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收益。
  当老板的,都希望以尽量小的付出换取尽量大的收益。一方面,多生产,老板就必须多支付成本,这就与“少付出”冲突了。也就是说,从控制生产成本角度看,老板是不愿意多生产的,是不情愿让产品丰富起来的。另一方面,老板都希望别人无同类产品可卖;希望原料不多仅够自己买、工人不多仅够自己雇、合适的土地不多仅够自己租;希望别的老板买不到原料、请不到工人、租不到合适的土地,好让他一个人生产,由他一个独占市场。那样,他就可以少卖多赚了。当老板的,都恨不得卖两三件产品就把钱赚足,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对资本家来讲,“大家都生产、大量地生产、产品丰富”绝不是好事。自由市场上,老板之所以多生产多卖产品,并不是他热爱消费者,并不是他热心满足消费者的欲望,而是因为“他不卖,别人也卖,市场份额将被别人抢去,别人多卖,价格也会下降,不卖白不卖”。老板们多卖是出于无奈,是被迫的,他们心里并不乐意,他们没有半点多卖的主观欲望,他们心里十分痛恨“产品丰富”。
  当雇员的,都希望少干活多拿工资。对他们来说,工资越高越好,劳动时间越少越好。而劳动时间少就意味着产品少。也就是说,当雇员的,只会是嫌劳动时间太多,嫌产品太多,他们并不希望多生产,并不情愿让产品丰富起来。总之,站在生产者一方的立场上,不论是老板还是雇员都必定认为商品越少越好,相对于他们的愿望来说,产品永远是太多太多了
      我们经常听说:“唉!竞争太激烈,生意难做”。所谓竞争太激烈,就是同类商品太多,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太多,可见,“商品太多太多了”的感觉是十分现实的。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只要站在生产者立场上,他就必定认定商品太多了。
  市场上,有买方有卖方;市场上的人,有两面性。只讲买方、单拿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说事,说商品总是稀缺,是片面的,是不对的;只讲卖方,单拿人用为生产者的一面说事,说商品总是过多,也是片面的,也是不对的。真正的道理是:对人类社会这一生物系统来说,自然资源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市场上,商品数量与消费者的欲望无关,与生产者的愿望也没有关系。商品是否丰富、经济资源是否充裕,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
       可见,在经济学里谈论“稀缺”,乃画蛇添足。说白了,“稀缺是经济学的永衡主题” 就是个脑筋急转弯,是片面顽笑搞出来的。它比较有趣,可以逗入门新生乐一乐,但是,它没有半点科学意义。它和 “篮球稀缺是篮球比赛的永恒主题”、“棋子稀缺是象棋比赛的永恒主题” 等无聊句子一样,是一个无聊透顶的句子。   
              (摘自《普通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略有改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4 11:30:22
大哥是对的。
至少至少,大哥的观点符合逻辑,自圆其说。
另外,大哥的思考深刻,精细。

另,绝大多数人不喜欢思考,或者,喜欢肤皮潦草地胡乱地一下子地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4 13:11:47
谢谢,你说得对。
“稀缺是经济学永恒主题” 这句话,被古典经济学人重复千百次之后,很多人已经麻木,他们对这句话的认同,近乎无意识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4 13:24:22
因为士兵永远是稀缺的,所以要研究战略战术,要集中优势兵力。
因为道路是稀缺的,所以要研究交通规划。
因为棋子是稀缺的,所以才要学会下一步算十步。
这都认识不到,真是荒唐中的航天飞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4 13:29:07
godweige 发表于 2014-6-4 13:24
因为士兵永远是稀缺的,所以要研究战略战术,要集中优势兵力。
因为道路是稀缺的,所以要研究交通规划。
...
“因为士兵永远是稀缺的,所以要研究战略战术,要集中优势兵力。
因为道路是稀缺的,所以要研究交通规划。
因为棋子是稀缺的,所以才要学会下一步算十步。
这都认识不到,真是荒唐中的航天飞机”
--------------------------------------------

回复:
     你说的,很有道理了,不!是太有道理了,是巨有道理了。
     这样一来,稀缺是任何学术、任何理论的永恒主题。稀缺必须解释一切,一切必须让稀缺来解释。
     可是,奇怪的是,其它学科根本不知道稀缺为何物,根本不需要画蛇添足讲稀缺,这不是太有趣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4 14:02: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