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4-6-21 10:51:58
informati0n010 发表于 2014-6-21 10:47
任何企业,都追求最大纯收入,或者相对的最大纯收入。

我们做学术理论上的分析、预测,或者做商业实 ...
厂商考虑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利润最大化,还有市场占有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1:0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1:05: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1: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1:2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2:22:45
informati0n010 发表于 2014-6-21 11:05
很明显啊,一目了然啊。
那你分别说说短期的供给趋势和长期的供给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2:3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2:4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2:58:08
informati0n010 发表于 2014-6-21 12:43
供给,是指卖方、卖主提供的货物的数量。

供给趋势,是指卖方、卖主提供的货物数量的变动。
货物数量的变动与货物的价格变化关系看不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3:2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3:30:48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12:58
货物数量的变动与货物的价格变化关系看不出来
可参见这个图,

103153pixfaxsfu1fee1pu.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18:10:13
informati0n010 发表于 2014-6-21 13:26
1,假定买方需求不变,而卖方供给的数量变化,则必然导致价格变化。

2,假定买方需求变动,卖方供给 ...
你的分析方法是将某物的总交易值与总交易量求出来,再相除得出价格。这种方法与新古典用价格与总交易量对应,得出价格。只是先除和后除的问题,数学上没有区别,最后结果也一样。而且新古典的方法比你的方法更简洁明了。新古典模型详见《用斯拉法解释凯恩斯之三——供求理论之重构》图1。(https://bbs.pinggu.org/thread-3082204-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02:52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18:10
你的分析方法是将某物的总交易值与总交易量求出来,再相除得出价格。这种方法与新古典用价格与总交易量对 ...
复制代码
1,不是任何的相除关系。这一点,从前面有关图形上就可看出。

2,主流经济学的供求价格模型,我不熟悉,不精通。
但,或许,主流经济学的供求价格模型,一是别扭,繁琐,二,当是存在错误缺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03:46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18:10
你的分析方法是将某物的总交易值与总交易量求出来,再相除得出价格。这种方法与新古典用价格与总交易量对 ...
复制代码
结果能相同吗?

张哥做了初步验证,或者估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05:04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18:10
你的分析方法是将某物的总交易值与总交易量求出来,再相除得出价格。这种方法与新古典用价格与总交易量对 ...
复制代码
1,兄弟读了几遍。但,不是很精通,可能没看懂,更没看透。

2,主流经济学的东西,肯定不是简洁明了。能不错误缺陷,就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32:58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6-21 23:05
1,兄弟读了几遍。但,不是很精通,可能没看懂,更没看透。

2,主流经济学的东西,肯定不是简洁明了。 ...
1、是你的思路没转过来,老是以自己的思路来理解问题,所以觉得烦。我们看习惯了新古典的图,觉得你的图才不简洁哈。
2、新古典的思路是需求发生变化,供给量肯定也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其他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话,供给曲线肯定不变,供给量沿着这条曲线变化。
3、由于厂商、消费者通常都是以价格来衡量生产成本及决定购买某消费品的量,所以新古典的曲线比你的更直观。
4、你的理论认为在某一时间,需求多少就是多少,供给多少就是多少,这实际上是说需求刚性,供给完全无弹性。而实际上,人们随时因为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调整消费和生产供给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34:52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32
1、是你的思路没转过来,老是以自己的思路来理解问题,所以觉得烦。我们看习惯了新古典的图,觉得你的图才 ...
复制代码



兄弟看你们他们主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看着烦,一是觉得别扭,二是觉得繁琐,三是觉得与现实有偏差,四是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40:01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32
1、是你的思路没转过来,老是以自己的思路来理解问题,所以觉得烦。我们看习惯了新古典的图,觉得你的图才 ...
复制代码
他们的意思,大概,或许,也就是说:


我是卖方,我有100000个货物(或者,我比较容易地就能获得这么些货物),但,我不随便卖。

如果你们买方出的价高,我就卖,还多卖。

如果你们买方出的价低,我就不卖,或者少卖。


如果,
你给我1元钱1个,我供给0个。
你给我10元1个,我供给8个。
你给我1000000元1个,我供给1000000000000000个。



他们的思路,是有道理的。但,别扭,繁琐,与真实世界有偏差。
或许,他们的思路,最早脱胎于个体的心理,后来,就一直带着这尾巴。



其实,价格跟效用,边际效用,心理,主观,甚至讨价还价过程,讨价还价能力,讨价还价策略,等等,都无关的。
而是跟买卖双方的群体竞争有关,其中有买方内部竞争,卖方内部竞争,买卖双方竞争。
特别是,价格,是由货物数量,和货币数量,来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42:56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32
1、是你的思路没转过来,老是以自己的思路来理解问题,所以觉得烦。我们看习惯了新古典的图,觉得你的图才 ...
复制代码
他们违背真实世界,违反了逻辑。

他们就好比说啊,假若任意2男女,假若生出的孩子,是得到这2男女喜爱的,则这2男女,能够恋爱结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47:38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32
1、是你的思路没转过来,老是以自己的思路来理解问题,所以觉得烦。我们看习惯了新古典的图,觉得你的图才 ...
复制代码
我不是上述意思。

1,在任意时间地点上,任意市场上,任意某行业的某种货物上,必定有特定的买方需求,卖方供给。

但,真实的数值,我们很难知道。

虽然很难知道,但,确实存在。

譬如,我们任意地突然地来到某火车上,则火车上乘客持有的现金,必定有个总量数值------但,我们很难知道。


2,我不是说,买方需求固定不变,卖方供给固定不变。

无论需求变动与否,供给变动与否,无论怎样,无论做任意的调整,都适用前面所说的有关的供求价格模型。

我所说的,好比是一个函数。某某=某某某某某-------但,这完全不意味着,数值是固定不变的。



3,所谓弹性,不是个好概念,也是个累赘的多余的概念。

但,我前面所说的有关供求价格模型,可以直观地明确清晰地表达出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1 23:56:56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6-21 23:42
他们违背真实世界,违反了逻辑。

他们就好比说啊,假若任意2男女,假若生出的孩子,是得到这2男女喜爱 ...
1、你的类比错误。
2、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某物价格比原来高了,就意味着他会赚到更多的钱,就会多生产,如果价格低了就可能转而生产其他产品,因此供给量是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改变的。
3、对于消费者来说,某物便宜了就可能消费更多,而收入高了也会消费更多,或者某物便宜了他会购买存储,价格高了他会推迟时间购买。
4、价格由货物和货币数量来决定是没错,但在给某产品定价时没人知道总市场的货物和货币的总数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2 00:03:18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56
1、你的类比错误。
2、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某物价格比原来高了,就意味着他会赚到更多的钱,就会多 ...
复制代码
如果价格高,就会多生产--------如果价格高,是由于当时供给少。


如果价格高,就会多生产-------多生产,就扩大了供给,价格有下降趋势。


不是供给随价格走,是价格由供给而决定--------供给和需求,决定了价格。

不能颠倒因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2 00:05:14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56
1、你的类比错误。
2、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某物价格比原来高了,就意味着他会赚到更多的钱,就会多 ...
复制代码
是没有人提前知道市场的总的需求,供给。

但,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正是由于,确实存在着需求,供给,才导致了价格。


在学术上理论上,需要有明确的合适的逻辑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2 00:06:39
张明栋 发表于 2014-6-21 23:56
1、你的类比错误。
2、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某物价格比原来高了,就意味着他会赚到更多的钱,就会多 ...
复制代码
如果某物便宜,说明它的供给数量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2 00:24:25


上面是张哥上传的传统的供求曲线。


其中,需求曲线,还勉强能解释。

其中,供给曲线,应当就是错误的。传统供给曲线当是说,价格越高,卖方供给越多--------其实,供给越多,价格肯定越低。


其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E,是来源不明,从天而降,莫名其妙的。



再看看兄弟所做的供给、需求、价格模型吧,那是直观的,是一目了然的,而且,价格的形成具备明确彻底的现实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2 01:50:37
                                                         
传统供给需求曲线的E  点


对下面的传统供求价格模型,我用直尺做了测量,



用直尺在显示器屏幕上测量的数值大约是:

成交价格点E,在纵轴上高28毫米,在横轴上宽33毫米,乘积=28*33=924
这好比是,按28元的单价,出售33单位的货物,货币收入924元。


再找一个点E',其高50毫米,宽19毫米,乘积=50*19=950
这好比是,按50元的单价,出售19单位的货物,货币收入950元。
而按传统需求曲线来看,是完全可以成交的-----但,传统供求曲线上得不到这个交点。


那么,传统的供求曲线,仅仅、偏偏,是在E点上,在924元的货币收入上,才能成交。
-----------可见,传统供求曲线是错误的,至少是有很大偏差的,是存在想当然的。
-------------因为,在任意的传统供求曲线上,都完全有可能找到类似的E'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11:42:07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6-22 00:03
如果价格高,就会多生产--------如果价格高,是由于当时供给少。
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但当资源配置不合理时,价格将通过市场改变厂商的生产行为,对各类资源配置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价格反过来会影响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11:45:42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6-22 00:05
是没有人提前知道市场的总的需求,供给。

但,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正是由于,确实存在着需求,供给 ...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没从厂商和消费者行为出发来考虑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11:47:01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6-22 00:06
如果某物便宜,说明它的供给数量很多。
你说的是对的。但是你没看到某物便宜会使消费者更多地消费该物(当然,基本品除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11:50:02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6-22 00:24
上面是张哥上传的传统的供求曲线。
对呀。
传统的供求曲线只适合于卖方市场情况下呀。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在买方市场下,典型的供求曲线应该是《供求理论之重构》之图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