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869 2
2014-06-18

 从近年来的替考事件不难看出,“枪手”、“掮客”,以及那些组织替考者、主考官、监考老师等,已形成从买方到卖方的完整利益链条。此番河南替考事件,概莫能外。

  舞弊者何以有恃无恐?从央视报道看,这些被替考者的学生家长皆是两地“有钱人、当官的”,地方上有关系网。再者,老枪手们有“死不承认”的应对之道,并称曾顺利过关。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则在事件中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下,内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顽疾仍存,舆论也曾引发“寒门难出贵子”以及“穷孩子没有春天”的讨论。

  正因如此,包括河南等地在内的考生,更加体会到高考公正性的意义所在,更加痛恨高考作弊,更加渴望公平。

替考事件,不仅仅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会影响他人一辈子,严重破坏和干扰正常高考,更是对社会公平底线的挑战。  然,网络上却出现这样的声音,认为替考事件发生,是源于河南高考录取率低,无奈之举;甚至还有人为“枪手”鸣不平。  诚然,教育在城乡、区域之间严重不均衡,这在被曝光的农业大县杞县、通许尤甚。但这决不能成为被替考者的借口。特别是当“十年寒窗”遭遇“7万元打点”,无疑撕裂了高考公平的底线。  解开公众关于“枪手”们一路绿灯之惑,应当严查事件背后的权力寻租,以儆效尤。既不能让“枪手”和“掮客”们觉得违法成本低、收益高,也不能让组织者和雇主们觉得“教育部门怕事惹大”。  目前,教育部以及河南、湖北两省相关部门已着手调查此事。在官方、民间以及舆论关注之下,相信真相不久会大白天下。舞弊者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亦将被绳之以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19 10:12:38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eries reports.
We really appreciate it.

Yes, kids from poor families are more likely than not to suffer unnecessary unfairness, frustration and failure. That's why successful kids from poor families always demonstrate astonishing persistence.

Life is a long journey.
The most reliable partner is yourself.

Keep working hard and never give up.
You will get through and make it.
Good luc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9 12:08:14
希望借此来进一步深入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