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毗邻深港澳,而深圳和香港已然是成熟的金融中心!在这种背景下,珠海是否具有直接与深港竞争金融业的核心优势,或者应该另辟蹊径,明确自己的定位,是值得探讨的。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王东、蓝裕平从全国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出发,用国际产业理论作为指导,详细分析了珠海发展金融业的优劣势,探讨珠海市如何利用其比邻深港澳这一特殊地域优势来设计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发表在汉斯《财富涌现与流转》2014年6月的期刊上。
劣势
金融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业,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和个人,而珠海在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方面在珠三角城市中都较为落后,这都将成为珠海发展金融业的最大短板。

表1是珠、深、广、中四地的工业比较,可以看出,珠海的经济远远落后于深、广、中等地。工业上的落后直接导致了经济总量的落后,表2展示了2012年珠、澳、港、深四地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金融业是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的,而珠海的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都远远低于香港和深圳,仅从现有的条件看,珠海金融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相应的动力。
优势
尽管珠海在经济发展上与深港澳有较大的差距,但也存在着一些后发优势:
第一,区位优势。交通发达使得珠海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包括了广珠城际轻轨、沿海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港口口岸建设等交通枢纽。其中,港珠澳大桥将进一步改善港珠澳三地的人口交流,从长期来说,深中大桥将极大的改善珠海与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东岸经济区的联系;
第二,生态环境优势。珠海具有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并且是珠三角公认的宜居城市。其空气质量、居住环境、幸福指数等因素比较受人亲睐。除此之外,生态旅游也是珠海经济增长点之一,表明珠海的生态优势正在向经济优势转化;
第三,政策支持。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将横琴新区作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试验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珠海的经济有持续增长的动力与后发优势,但与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和国内金融中心之一的深圳相比,珠海并没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王东、蓝裕平在探讨香港金融业向珠海转移的可能性时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有一些香港金融机构把一些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后勤服务部门设在内地,或者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但是大多数的金融服务是没法离开香港的环境运作的。从法律环境、成本等因素考量,香港周围最适合接受金融服务业转移的地方是澳门。
因此,在与深港澳的比较中,不难发现,珠海发展金融业的基础薄弱,不具备与它们直接竞争的优势。珠海应该甘当香港和深圳的配角,重点发展其他产业,比如生态旅游业与养老产业,走互补型和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查看原文请点击:PaperInformation
本文版权属于汉斯出版社(http://www.hanspub.org/),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