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2059 1
2014-07-04

    书摘:顶峰领袖断层Vs摩托罗拉板凳深度

  顶峰领袖断层,摩托罗拉板凳有深度。


  顶峰公司的创办人“指挥官”麦克唐纳是一个才华横溢、主宰一切的干才。他在1958年去世前,没有培养任何一位有能力的继承人,死后由最亲近的同事休·罗伯森接任CEO,但是,当时他已经年愈古稀。《财富》杂志在196O年评论说:“先为时现在主要是靠着旧强人传下的动力前进……不是依靠未来领袖带来的动力。”罗伯森做了两年,传位给极为保守的公司法律顾问约瑟夫·赖特,赖特放任公司逐步背离极力追求高品质的核心价值观。1968年公司内部员工萨姆·开普兰升任CEO,但是,他在1970年突然死亡,顶峰再度面临最高经理人真空,认为需要一位外来的救星拯救公司,经过努力的寻找后,顶峰雇用福特汽车的约翰·内文当CEO

  内文任内的表现并不突出,而且让公司继续背离了原有的价值观。他1979年辞职,已经退休的前任董事长赖特被迫在68岁高龄重新出马,设法重整旗鼓。赖特提克卢克曼当CEO,但是克卢克曼和前辈开普兰一样,任职两年后突然去世,使顶峰再度面临继承危机。

  相形之下,摩托罗拉完全没有这样的波折,是以管理的一贯性保存核心理念的典范。创办人保罗·高尔文在正式传位给儿子鲍勃·高尔文之前很多年就开始培养他。小高尔文1940年还在念中学时就开始在摩托罗拉工作,那时距他成为总裁还有16年,距他成为CEO19年。老高尔文为了确保小高尔文从最基层的业务做起,让他当库存办事员,特权降到最低。小高尔文早上7点到人事处报到,应征暑期工作时,一位经理不按规矩要带他直接会见人事部门主管,小高尔文婉拒了。他希望从最基层历练,就像每一个摩托罗拉人的必经之路一样。

  小高尔文在公司里逐步爬升,终于在父亲去世前3年和父亲共同执掌总裁的职务。“家父常常声明我们父子同心,可以像一个人一样行动,他和我都可以单独就任何问题采取行动,另一个人都会支持。”老高尔文传记的作者写道,上一代到下一代的经验传承无日无止,经年累月。接着,小高尔文在1959年父亲去世后,几乎立刻就开始思考经理的培养和下一代继承人的规划——离他把控制权交下去足足有四分之一个世纪。

  为了强化内部领导的一贯性观念,小高尔文抛弃了CEO限于一人的传统观念,主张由几名成员组成“CEO办公室”。他主张在任何时候,这个办公室都由几名(通常是3名)成员组成,而不是只有一位领袖。小高尔文这样做,原因之一是确保公司在任何时候都有安排妥当的干才承接领导责任。小高尔文写道:“我们对于继承次序,始终都有不公开、但是明确的认知,我们在(我是CEO办公室成员之一的)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一直都准备好应付不期而至的变化。”

  摩托罗拉公司不只把“CEO办公室”的观念应用在最高管理层,也用在低层(每一个办公室有两三个成员),成为贯彻公司上下培养经理人和领导一贯性的重要机制。高尔文知道这种做法在管理思想家之间颇有争议——更不必说不易管理了,但是他主张“利润”远重于“成本”。他在1991年写道:

  如果希望最高层办公室的观念成功推行,就需要经验丰富、在事业生涯较早阶段就适应这种角色的人选,经验基础必须靠同一层级的工作提供……类似“CEO办公室”的做法的确有缺点,有些人曾明白表示不喜欢这种做法……这种办公室可能发出互相冲突的讯息……因此,有些办公室有时候不能发挥作用,有些人选会离开或被冻结,但是,运作顺利的情况比较多……现在还在应用就是明证。平心而论,这是人才的象征,就继承问题而言,这个方法向来提供资讯最充分的对策,绝对有助于荐用能力卓越、可以进入CEO办公室的人选。

  摩托罗拉在65年历史里没有遭遇过顶峰那样的领导断层,也持续不断地一再创新,扩展业务领域,从为西尔斯收音机修理电池整流器,到制造集成电路和卫星通讯系统,表现卓越、深受核心价值观熏陶的最高层从未中断,即使是在突然失去最高的管理人才时也一样。例如1993年,CEO办公室的重要成员乔治·费舍尔离开摩托罗拉,出任柯达CEO。在大多数公司里,这么能干的CEO突然离开一定会造成混乱、不安和管理断层——就像顶峰的CEO突然死亡时那样,但在摩托罗拉不会,CEO办公室的另两位成员,54岁的盖利·图克和43岁的克里斯托弗·高尔文就顶起空缺,同时摩托罗拉也开始内部作业,从训练有素、数量庞大的管理人才中挑选一位新人,接任CEO办公事的第三位成员。《纽约时报》在一篇标题为“摩托罗拉将可安然无恙,谢谢”的文章里总结说:“费舍尔先生有幸能够放心地离开,知道摩托罗拉几乎有最万全的准备,承受得住这一令人惊异的事情。”

  (www.earm.cn/田成杰2014-7-4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基业长青》,詹姆斯·C·柯林斯(James C. Collins)、杰里·I·波拉斯(Jerry I. Porras)/著,中信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本文摘自该书第八章《自家成长的经理人》。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4 10:43:10
领导的传承,是一门学问,做得好的企业,屈指可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