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7662 18
2008-05-06

 

这个题目不是谈人间的“殡葬经济”的,就是说“冥国金融”的,听起来有点瘆人,但其实大家都是参与者,没什么可怕的。

外国的人怎么祭奠先祖还真的不太清楚,电影里看到西方天主教徒送葬下葬的情况,和咱们中国有点不一样,似乎平日的祭奠也就是放上一束鲜花之类。

而咱们中国人的祭奠内容似乎丰富了很多,最主要的祭奠形势是阳间活着的人向阴间先人的“利益输送”,从古代君主帝王金银珠宝的陪葬,到现代民间大把大把地烧纸钱,都是为了先人在阴间的消费之用的。城市新建区域很多原先都是拆迁农民的坟地,每到清明和鬼节,都有原来的农民跑到城市的马路中间甚至小区前面烧纸钱,一边烧一边念叨“各位列祖列宗,我给你们送钱来了”,让目睹市民感到脊梁骨发凉。活着的人究竟是如何知道阴间的消费习俗和需求的,实在不得而知。

阴间究竟有没有货币经济?如果有的话,有没有冥国货币当局?我们看到的冥币上都印着发行当局的名号,如“冥国银行”“西天大通银号”“蓬莱银行”等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即便是有这么些冥国的金融机构,它们肯定没有“造币厂”——所有的冥币都是人间印制的。

冥币的设计也是各有千秋。除了发行银行的名称都带着冥国含义之外,阳间货币上的人物也被更换成了玉皇大帝、观世音、如来佛等等。不知道其它信仰的民族用的冥币是否也印着耶稣、上帝、穆罕默德等等之类。

冥币一般都是民间自制,一个村庄某一户有个雕版,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蘸上墨汁在草纸上印就是了,甚至有些居民家中自己就有这种印币雕版。现在则有着专业化的趋势,随着印刷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电脑印刷技术的出现,现在的冥币制造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印刷日益精美。由于印刷太过精美,一位小学生在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了一沓当纸牌玩,被家长发现后找到摊贩臭骂了一顿。

冥币的特点之一就是面值非常大,动辄上千上万,甚至亿万元一张,彰显活者对死者的慷慨大方,哪怕死者生前是饥寒交迫虐待而死的。不仅如此,据说还出现了冥国信用卡,里面有多少钱也不知道,可能是那种能够无限透支的VIP卡。

关键的一点是冥国货币的发行量问题。人间的经济学赖好还有个“货币量理论”,如庇古方程、飞雪方程,如按照GDP增速发行货币等等。虽然货币量理论漏洞百出但按照某种观点来说,有发行依据总比没有发行依据好。而到了阴间,冥币发行就失控了,或者说不存在货币量问题了,代为阴间货币当局印制冥币的阳间人也没有一个生产计划,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各家各户想给自己的先人送多少就送多少。

这种发行货币的机制,有没有因此而造成阴间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导致冥界经济危机乃至阴间经济崩溃,这就说不清楚了。不过有一点,多少是相对的,既然大家都拼命往阴间送钱,别人送你不送,别人送多你送的少,如果通胀起来你的祖先可就吃亏大了,所以,只有争相多送了。

古代使用金属铸币的时候,各个诸侯国都争相造币,最后铸币的成色和质量严重下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发生,最后导致不得不成立中央银行统一铸币。现在送到阴间的冥币都是各自印制的,在阴间的流通性怎么样?会不会也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冥币印制质量日益提高、大家争相使用良币的情形可以猜测“大概不会”。

有人积极倡导“平分货币”的货币发行制度,我是赞成的。赞成的理由就是人权平等和自然资源天然公有。这种货币制度的设想到了阴间大概就多余了,都是自己阳间的亲人们自行发行印刷,就不存在货币量的问题了,变成了“各取所需”了。

想想你怎么决定给阴间的亲人送去多少冥币,再想想阳间的货币发行机制,或许你会明白关于货币经济的很多事情。

 

不过,既然在冥国里货币可以做到各取所需,为何不直接对消费品实行各取所需?何必还要像人间一样弄个货币这种媒介出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先人死去了,无非两个地方,天堂抑或地狱,要么变成神仙要么变成鬼魂。但不论是神仙还是鬼魂,通常都应该比人的神通广大吧?这神通广大的阴间民众组成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无所不有各取所需的世界吧?不应该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社会吗?怎么还需要货币经济呢?怎么还是一个私有制社会?

经济学近些年来一直都在鼓捣“产权”“私有权”这些概念。我的观点是产权明晰不明晰不是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明晰。如果阴间冥国真的也是私有制,建议大家今后直接给自家的先人烧几张土地证、林权证、矿山证之类,记得要把其中的面积范围写的尽可能大一些。

对于那些在阳间利用职权贪赃枉法的人来说,就再直接一点,干脆给先人烧几张具有实权的阴间职务证书或者聘任书如玉皇一级侍从等等,这可是一纸抵万金的,要知道人间的财富分配历来都是按照特权进行的,就像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样,阴间既然也是私有制社会,岂有例外乎?

 

有人认为烧纸钱和陪葬品也是一种浪费,认为是殡葬改革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出现了网络灵堂,网上墓园也销售业绩不俗,烧纸钱也可以从此实现“无纸化”了。主流媒体似乎比较认同这种“文明的”祭祖方式。不过有一点让人迷惑,哲学家都说“否定之否定”,阴间本来是“虚”,再搬到虚拟的网络里来,这虚上加虚,是更虚?还是“虚虚为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9 13:34:00
[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1 18:34:00

 

有人认为烧纸钱和陪葬品也是一种浪费,认为是殡葬改革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出现了网络灵堂,网上墓园也销售业绩不俗,烧纸钱也可以从此实现“无纸化”了。主流媒体似乎比较认同这种“文明的”祭祖方式。不过有一点让人迷惑,哲学家都说“否定之否定”,阴间本来是“虚”,再搬到虚拟的网络里来,这虚上加虚,是更虚?还是“虚虚为实”?

[em01]

有趣,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3 01:08:00

看着看着,我怎么有下面的想法:

1、冥国应该有货币当局,管货币印刷(只印刷属于冥国自己承认的货币,姑且称为“流通币”),同时对阳间输送的货币进行管理,至于货币经济,这个我就不好说了。

2、冥国货币不能以阳间输送的货币面值计价,否则,突然面值遇到无穷大,或者超超超无穷大之类面值的货币,冥国货币当局怎么应对呀,所以,我觉得应该以所输送的纸张的数量计。

3、发行量,这个问题可以由冥王决定,当然,不应该是货币当局发行货币的数量,而是货币当局允许“货币”流通的数量。

    比方说,阳间输送了500张纸钱,得到这500纸钱的对象,去冥国货币管理当局兑换500的冥国“流通币”(流通符号也行),但是,他不能一下子把这500“流通币”都拿到手。其他人也一样,得到阳间输送的纸钱后,先得兑换冥国流通币,不然如楼主所言,各地的纸钱不管是从印刷质量,还是面值亦或是画面人物都没个统一标准,到冥国是没办法流通的!

    每个人把自己手中持有的“货币”兑换成“流通币”以后,暂时是拿不到“流通币”的,冥王根据冥国金融状况,决定,每人可以拿到多少“流通币”,金融状况好,冥王决定,每人可拿100个“流通币”,多余的由冥国货币管理当局暂替保管,不过可不是支付利息哦,而是收取管理费,累进收取,不足100的,冥国货币管理当局暂借(出借的“流通币”恰好是那多出来的“货币”),下次还清,同时双倍收取利息(利息不能按利率收取,按数量收取,借10个“流通币”,一期利息为20,或者更多,总之得比10大,连续若干期,不能支付利息者,罚其做冥国某地苦力),还要收取没有支付却应该支付的管理费。 

    这样一来,冥国基本上是“鬼鬼平等”,如此处置,应该不会有通货膨胀(冥王规定了某个价格后,大家手中的“流通币”购买力都一样,反正鬼鬼平等)。

    “流通币”的作为唯一流通的货币,不存在其他形式的货币,无劣币,无良币之分,只有这一种冥币。

    至于冥间的消费品,这个太难设计了,但绝对不可能和阳间是一样的吧!冥间的消费品应该是机会:给阳间的人托个梦的机会,到阳间去看亲人的机会(据说,老有灵异事件发生)等等吧,不过这些应该都是冥间的超超级奢侈品,至于普通消费品,很难想象呀,他们应该不存在住房呀,吃饭呀,行车呀之类的问题吧,至于办实业,我想应该也没有,他们的消费品为何,不好想,估计可能是去照月光、呼吸阳间的一些空气(新鲜空气)、到冥河游泳之类的吧!

    在冥间,一切的分配由最大的权威,冥王说了算,平时,大家都是平等的,冥王下设若干地方小王,分管各地鬼魂。

    最难的,就是冥王和一些地方小王的角色了,到底该什么样的主体承载呢?

    哈哈,权当是自己无聊啦,不过,共产主义社会是否会有如此雷同的金融形式呢,当然,我可不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冥间呀,只是想着,那个时候的金融形式会不会是这样呢,可惜有一点我怎么都没办法解释:共产主义社会下,没有国家机器了,哪里会有什么“王”呢!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7 14:10:00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0 11:15:00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