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69 0
2014-07-26

生产要素分类图.jpg



    对于生产要素的分类,笔者采取二层二分法。如图所示第一层二分法,以劳动与非劳动进行划分,第二层二分法,以天然物品与非天然物品进行划分,因此,生产要素则可划分成劳动、资源品和资本品三大类,对于第四类——技术,则包含在这三大类要素之中,如不同劳动者技能、不同资源的应用、不同效率资本品均反映不同的技术水平。

    1、劳动    劳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使用。它是供给生产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投入品,其之所以“重要”,一是劳工队伍的稳定决定了供给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一个深陷罢工、战乱的国家供给生产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发展则无从谈起;二是劳动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其他要素的合理使用和效率高低,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同样的资本投入,可能会因劳动素质的高低而带来不同的结果。劳动如同电能一样,无法保存与储藏,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如在供给过程中未加以充分运用,则也一种浪费,这种浪费与资本闲置、资源流失没什么二样。
   2、资源品   供给生产所需的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天然物品,本文所讨论的资源系指耗费资本所购的天然的物品。供给生产或多或少以消耗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为代价的,但是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现在人们已经能计算出大部资源可供消耗的年限,即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有一个再生循环的时限,技术进步只能做到用丰富资源代替稀缺资源、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不可能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的资源,供给是有极限,这个极限“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我们的未来,因此,从长远看,资源是供给产量的一个限制性的因素。


    3、资本品

    资本品是一种耗费资本所购的、用于供给生产的、被生产出来的非天然的物品,它有别于劳动、资源这二种生产要素,系指事先被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投入品,如厂房、机器设备、半成品等。很多经济学专著将资本与资本品合并成一个概念,这与供给生产实际流程(资本→资本品+劳动+资源→商品及服务→收入)不符[1]


    4、技术

    技术是一种智力劳动的成果,泛指涵盖整个供给过程中各种形式知识及经验技巧的积累与改进。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新知识发现、新产品发明上,同时还体现在拥有更高素质和更高技能的劳动、更先进和更高效的资本品,更新型更节约的资源。       


    资本是厂商所拥有、或所能控制的、用于生产要素采购的货币,它不仅包括过去采购所花费的货币,而且还包括现在采购及将来采购所要花费的货币,接近于各厂商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与负债合是一个“合计”的、要素的资金来源的概念


[1]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第十八版第232页)中将资本与资本品一起定义,“资本或资本品包括那些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它们在进一步的生产中被作为生产性投入”,但从现实状况分析,资本是货币的概念,资本品则是要素的概念,这样的定义未免混淆二种不同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