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7422 1
2008-05-13

关于拥挤性公共产品定价的讨论

——以北京市地铁票价调整为例

 

 作者:无为而治

 周末乘地铁,从公主坟前往东单。原本以为地上乘坐公交车会堵车,所以选择乘坐地铁能够快一些。地铁车票很便宜,只有2元钱。但是进了地铁站以后,才发现自己失算了。车站里人满为患,可谓摩肩擦踵,第一辆地铁列车过来,因为人多,没有挤上;第二辆来了,又没有挤上;直到第三辆过来,才侥幸上车。到了车上也不轻松,车里的人挤得满满当当,两脚几乎立地。好容易才到站,车里的人如潮水般涌出,我也随着人流逃出了地铁站。

地铁票价降低,由以前的3元降为2元,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无疑是件好事情。从地铁票价降低后,乘坐地铁的人数大幅度可以看出,许多市民是欢迎的。

2007年11月13日千龙网的一项报道则披露,“据统计,北京地铁全线日均客运量为248万人次。原有4条线客流平均增长33%,13号线和八通线客流增幅分别达到了40%和50%。而刚刚开通一个月的5号线,日客流量已达47万人次,接近13号线和八通线日客运量总和。其客运总量已经达到1366.7万人次。与以往不同的是,5号线客流呈现出一周双日大客运量情况。”

地铁客流量增加无疑具有很多好处,10月7日新华网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表示,新的票制票价方案体现了公交优先和惠民、便民的原则,凸显轨道交通的公益性定位。通过采用低票价政策,引导市民优先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将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改善空气质量。”

这是地铁票价有利的一面,但是如果辩证的分析,就会发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笔者曾经经历的那样,地铁人满为患;地铁列车车厢内人员拥挤,乘车的舒适度降低;地铁车站的安全管理压力增大,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乘客的乘车安全威胁增大;甚至给潜在的恐怖分子制造混乱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期虽然地铁的安全检查措施得到了加强,有些安全问题能够得到预防,但是如果过分拥挤继续存在,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地铁作为一项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毫无疑问要收到地铁列车载客量、发车间隔、地铁车站容纳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确定了地铁的最大可容纳客流量。如果客流量超过地铁的承受能力,就不可避免的会出问题。

对于这类拥挤性公共物品的定价,需要从其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虑。先考虑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整个地铁只有一个人乘坐,那么这个人对于地铁产生的边际社会成本是极低的,只要能保证地铁运营的最低固定费用,就可以实现地铁的安全运行。

但是随着乘坐地铁的人员增加,地铁承受的各方面压力加大,当乘坐地铁的人员超过拥挤人数以后,地铁运行的边际社会成本就会陡然增加,地铁(包括其他拥挤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现为分为两个阶段的分段函数:

 MSC(Q) = C           if Q≤Q0

                            =C+k*Q       if Q>Q0

如果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供给曲线Q≤Q0的部分(图中D1与MSC的交点),此时公共物品只需要确定C的维护运营价格即可;如果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供给曲线Q>Q0的部分(图中D2与MSC的交点),价格应该确定为P2。如果此时仍然维持C的运行价格,就会使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形成Q0Q2的拥挤(以上分析详见下图)。

 政府拥挤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与使用者付费

 

从有关报道的数据可以看出,地铁票价由3元降为2元以后(降低了1/3),客流量增加了30%~50%(不同地铁线路增加的情况不完全相同),由此可以计算出地铁车票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Ed=abs(需求量变化百分比/票价变化百分比)=1~1.5

 也就是说地铁车票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要大于1,地铁客流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车票价格下降的幅度。因此政府希望通过降低地铁车票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乘坐地下交通工具,从而缓解地面交通紧张压力的政策目标实现了。

问题在于如果理论的市场均衡车票价格为P2,高于政府定价,那么就需要由政府为价格差额买单,相应的政府补贴为(P2-2)*Q2。每个市民只要选择乘坐地铁,不切能够忍受地铁拥挤带来的负效应,就可以享受到政府公共物品补贴的阳光。

这里如何确定P2就成为政府补贴的关键。如果假设以前的3元钱票价为市场均衡票价,根据2007年10月22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但10月7日以来,地铁日均客流已达248万人次。上周五更是高达278万人次。”,全年需要补贴:

[(248+278)/2]*365*(3-2)/10000=9.6亿元

以上以平均的日客流量为准计算政府补贴。

根据2007年9月27日京华时报的报道,“来自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的王灏代表称,在新的票制票价背景下,公共财政支持力度非常大,预计2008年6条地铁线路年补贴将达到10亿元左右。”看来政府的补贴还是有道理的。但是以前的3元钱票价是否就是市场均衡票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降低地铁票价和地铁客流拥挤是有联系的,如何保证在降低票价的基础上,保证地铁运行安全是政府需要破解的难题。根据本文分析,可以采取以下的政策措施:

第一,   在当前的票价体制下,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在地铁加强了安全检查,这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   加强对于广大地铁乘客的调查,了解乘客乘坐地铁票价的意愿支付价格(WTP),从而得出地铁车票的需求曲线,确定合理的地铁车票市场均衡价格,为政府提供补贴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第三,   在当前票价的体制基础上,可以逐渐完善,实行多样化的票务管理,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多样化的地铁乘车服务。例如,对于短期居住人员,可以推行短期车票服务;对于地下乘车距离较长的旅客,适当提高车票价格。

第四,   对于地铁沿线受到地铁通车影响,价格升高的房地产业和利润增长的商业运行机构,政府可以征收类似级差地租 II的地铁税,以此弥补政府财力,相对减轻社会其他阶层的地铁补贴负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3 23:15: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10 10:23:00

公交定价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话题,但是中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人多,私家车相对少,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