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食品、医药和美容等行业,每年大约有3%~5%的递增。虽然维生素市场的需求始终向好,但容量依然有限。以目前国内原料药的情况看,鲜有品种是真正的供不应求,大部分产品即使因为厂家供应不足造成短期货源紧张,也很快会得到补充。可以说,产能过剩造成国内企业间低价竞争,始终困扰着包括维生素在内的所有原料药出口企业。
VC“翻身”
我国的维生素C曾具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成本低廉、产业集中度高、掌握话语权,不仅平稳渡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创造了价格大幅攀升的佳绩。而近年却受累于产能过剩、国内各企业间大打价格战及主流市场经济低迷影响,使得我国维生素C(原粉)出口持续走低。
2014年上半年,随着欧美主流市场经济持续复苏,以及客户库存消耗需要及时补货等利好因素推动,维生素C(原粉)出口大幅增长,出口数量、金额及价格分别增长13.93%、33.22%及16.93%。
VE“徘徊”
相比之下,维生素E出口情况不容乐观。今年3月,巴斯夫德国工厂柠檬醛生产线由于技术原因,发生了火灾,巴斯夫公司不得不关闭工厂,这起火灾使得柠檬醛的供应严重紧张,对下游VE等产品的生产造成影响,市场预期货俏价扬,经销商纷纷囤货,4月,巴斯夫宣布恢复柠檬醛生产,市场预期随即走低。
国内方面,受年初禽流感疫情影响,维生素E成交清淡,内外销市场双双利空,使得经销商纷纷出货,因此,虽有主流市场经济复苏利好拉动,但出口均价仍明显下滑,2014年上半年,维生素E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7.34%。综上所述,维生素E国内外市场已趋于饱和,国内产能亦有过剩趋势,预计后市维生素E 出口市场以弱势盘整为主。
VA“紧俏”
维生素A主要用途在非处方药市场、营养补充剂、饲料添加剂以及食品加工业等方面,国内行业集中度很高。
在德国巴斯夫工厂柠檬醛生产线火灾的影响下,国内维生素A价格暴涨。4月,巴斯夫恢复生产,但国内货源紧缺的局面仍未改变,这一趋势直接导致外销价格上涨。
2014年上半年,维生素A出口金额及价格同比分别增长了31.36%和25.29%。
VB“平静”
B族维生素一向被视为市场上的“小品种”,近年出口发展很快,目前,已位列维生素类第3大出口商品。
2014年上半年,因环保整顿等原因,部分企业停产,使B族维生素国内收购价格大幅上涨。而外销市场,因欧美主流经济体经济复苏效应有限,B族维生素的外销价格并未应声看涨,估计,客户还有库存等待消耗,预计下半年B族维生素的外销市场增幅有限。
因日本第一制药退出泛酸钙市场以及帝斯曼和鑫富药业先后对泛酸钙提价,2014年上半年,泛酸钙出口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3.23%,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7.99%,出口价格同比增长52.19%;而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小品种仍维持市场清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