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43 10
2014-08-26

从法理学意义上看,资本主义分配正义具有片面性、虚伪性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获得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工人阶级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使资本主义社会下法律的内容成为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资产阶级的意志与利益的体现,不可能摆脱片面性、虚伪性。自由是资本的自由,平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等价值商品的平等,人权只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权利。资产阶级制定法律的“公开目的无非是使那种只考虑私人利益,只考虑榨取金钱的立法者靠牺牲他的臣民来最大限度地‘发财致富’”。(16)从个体来看,工人与资本家是平等的,处于完全相等的法律地位;但是,从阶级来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因而享受不同的法律权利。资产阶级把它们的阶级意志宣布为所有一切阶级、集团的意志,用法律的形式强迫所有的人都遵守。


  马克思从劳资经济地位悬殊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劳资博弈分析,认为无产阶级在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下,只能受制于资本家。他说:“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17)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权益,他建议工人阶级成立工会等组织,争取颁布一部有利于自己的法律。他说:“工人必须把他们的头聚在一起,作为一个阶级来强行争得一项国家法律,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屏障,使自己不致再通过自愿与资本缔结的契约而把自己和后代卖出去送死和受奴役。”(18)


  马克思还指出资产阶级法律的条文与法律实践脱节,资产阶级的法律机构往往只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具有虚伪性。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马克思非常详细地列举了国家权力与资本如何结合在一起,资产阶级如何运用国家机器保卫自己的财产关系和谋取不正当利益。他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吮吸足够数量的剩余劳动的权利。”(19)资产阶级依靠国家权力“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20)例如,在19世纪英国劳工法中就规定“对违约的雇主只许提出民事诉讼,而对违约的工人则可提出刑事诉讼”。(21)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工人刚刚争得的结社权就曾一度被剥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列举了大量的法律案例来说明资产阶级法权的虚伪性、片面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mkszy/201408/t20140807_1282169.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6 17:23:07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分配制度的公正性和公益性都是相对的,从来没有绝对的公正性和公益性。这里指的是制度设计不是个人之间的契约内容。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迄今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不能说是理想的、完美的,因而也不能说是绝对公正和绝对公益的。之所以出现这一令人遗憾的社会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包括其司法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行政管理制度、意识文化制度以及资源环境保护制度,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日臻完善的,一旦脱离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强有力支撑,即一旦背离历史的、实际的和具体的社会需求和人民诉求,而人为地推行和实施一种超现实的、人造的、英雄主义的、原教旨的以及任何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设计方案”,都将成为“空中阁楼”或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比如我国现今高考制度,你说它是公正的还是虚伪的,是公益性还是片面的,是公平的还是特权的?不论这一高考制度还存在多少缺陷及被人所诟病,但它仍是我国的任何一个家庭实现其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必由之路,是最合符广大家庭及其子女诉求的一条相对公正的求学途径,今天领导人都是通过高考制度而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难道不是吗?

国家职能从本质上讲,它是超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利益群体之上的,它是“看门人”,它是没有阶级性的。

资本社会与资产阶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常常通过国家权力,为自己赢得好处,维系自己的特权地位,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理,在今天经济社会条件下,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利益群体都在利用现代政党政治竞选制度,推选自己政党组织ZF机构,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为自己利益群体赢得好处。

所以,谁上台谁就竭力推行使自己利益群体得以最大化的一系列政策,仅凭这一点就断言,该国家机器性质及其职能就是专属于谁的,事实并非如此。在今天的资本社会,“复辟”的事件经常出现,左派上台,右派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复辟”;而右派上台,左派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复辟”,复辟来复辟去,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本民族的重大利益和一系列涉及该国重大关切的问题而展开的政务活动。总之,劳资关系的处理及其走向,必须服务和服务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在维护全民族的重大利益和一系列涉及该国重大关切的问题这一基础之上。

如果今天的理论界仍将分配制度的调研分析,仅仅建立在“劳资关系”这一点上,那么这一观点就过于狭隘了,其观念也有些落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6 20:40:46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获得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工人阶级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从哪儿获得?谁授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6 22:01:17
相比于之前的法律,资本主义阶段的法律是“从身份到契约”,从不平等的身份关系转变到了平等的契约关系,固然资产阶级法权相比共产社会是只是表面上平等,但是连这点平等都没有的社会没有什么好批评资本主义法律是片面的虚伪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6 22:19: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7 12:24:15
呵呵呵呵先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